所謂人殉,簡而言之就是用活人陪葬!這事出現(xiàn)在千百年前社會還不太發(fā)達時期,當時人命如草芥,在奴隸主死后,他為了在另一個世界接著享受榮華富貴,便把他生前的仆人,妃子們統(tǒng)統(tǒng)活著埋入殉葬坑,企圖讓這些人陪著他一起到陰間服侍,由于太過殘忍,這種制度在漢代以后逐漸式微,這種陋習終于被掃入了歷史的垃圾堆中。
1,自縊,先帝去世后,從后宮妃嬪中挑出需要殉葬的女子,先讓他們就餐,吃完后帶到殿內(nèi),殿內(nèi)已放了很多的椅子,椅子上方系好了七尺白綾,這些即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在椅子上,這些可憐的女人帶著絕望的眼神,一咬牙便將頭伸進了白綾結(jié)成的套扣內(nèi),然后用腳推開椅子,過幾分鐘就沒有了聲息。
對于那些不愿意死,或者怕死的妃嬪,酒足飯飽之后就會由太監(jiān)們送她們上路,被活活勒死。
2,活埋,這個比較痛苦,先帝下葬時由太監(jiān)將妃子帶入陵墓,然后封上墓門,待里面氧氣吸完,妃嬪們都會被窒息而死,傳說活埋的妃嬪怨氣極大,連盜墓賊也怕,從而起到陵墓守護的作用。
不愿意死的應該是大多數(shù)了,當然也可以說是全部,因為沒有誰愿意為了一個死人去陪葬,但是因為他的皇上,你是妃子,這樣的一個特殊的關系,明白這一點的妃子一般會在皇帝駕崩之后自行了斷,這樣相對來說還死的痛快一些,不至于搞得亂七八糟,最后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所以做人要有自知之明,可怕的不是死,而是死的方式。
一般的妃子如果不愿意殉葬而死,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勾搭皇帝,讓自己懷上龍種。
殉葬制度自商周開始就有了,到了明朝殉葬制度依舊存在,直到明英宗朱祁鎮(zhèn)的病危時刻。
按照殉葬制度,所有侍奉過帝王的女人,如果在帝王死前沒有生育,那么就要在帝王死后殉葬,無論你是皇后,還是嬪妃。
所以,除了為皇帝生孩子,還有一個方法,就是讓皇帝瘋狂的愛上你,然后為了你把殉葬制度廢掉,而做到這一點的,就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的皇后錢氏。
朱祁鎮(zhèn)的皇后錢氏在朱祁鎮(zhèn)病危時,就是沒有生育的,按照規(guī)定,她也要在皇帝死后殉葬。
殉葬與處死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它允許妃子們自己選擇死法,自己動手。共同的地方是——他們都不能拒絕自己的命運。
如果你撒潑打滾不想死,自然有太監(jiān)過來幫你死。白綾、毒藥、迷藥水銀,你能跑到哪去?
所以,古代無論男人和女人,都絲毫沒有人權(quán)可言。能生在現(xiàn)代社會,是所有女人的幸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