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股”是指用資金參與新股申購,如果中簽的話,就買到了即將上市的股票。因為新股上市首日多有近100%左右的漲幅,大概率能賺錢,所以“打新股”被人們趨之若鶩。
但和可轉債打新只需要開通股票賬戶就可以操作不同的是,參與打新股是有一定門檻的,下面我就總結一下“打新股”的具體要求。
在已開通股票賬戶的基礎上,新股申購還需要2個條件:準備好一定的市值、預留好足夠的資金。
市值準備
申購新股的起點是1萬元非限售A股市值(其他市值無效)。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滬、深兩市的市值是分開單獨計算的,1萬元市值對應的可申購數量如下:
滬市——1萬元市值=1個申購單位=可申購1000股
深市——1萬元市值=2個申購單位=可申購1000股(500股×2)
我之前就忽視了這項要求,分別在上海、深圳各買了5000+市值的股票,還以為夠資格打新了,結果今天研究才發現做了白工
另外,同一個證券賬戶多處托管的,其市值合并計算;同一個人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合并計算。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證券賬戶的市值合并計算。
市值的計算標準是申購前第22個交易日(T-22)至申購前第2個交易日(T-2)(共20個交易日)的日平均市值。
比如你在9月19日滬市或深市非限售A股的市值達到1萬元,并持續持有到10月23日(共35天,期間有15個休市日,20個交易日),那么從10月25日起擁有打新股的資格,可以申購滬市或深市新股1000股。如果多個新股在同一天上市,滬市或深市的市值可以重復使用在所有新股上。
資金準備
在申購新股時無需繳付認購資金,T+2日確認中簽后需確保16:00前有足夠資金用于新股申購的資金交收。
如果中簽但未足額繳款視為放棄申購,連續12個月內累計3次中簽但放棄申購者,自最近一次放棄申購次日起6個月(按180個自然日計算,含次日)內不得參與網上新股申購。
因為一個申購單位(1000股)對應一個申購配號,如果某新股的申購價格是10元,那么需要準備10*1000=1萬元的活動資金。
按T-2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股票市值為準進行配售。可在股票或證券APP中的“新股申購”板塊查看即將上市的新股。假設可申購日為T日:
①T日:申購新股+公布配號
申購新股有兩種方式:
打開股票或證券APP→交易→新股申購→一鍵申購
或者在“交易”頁面里點擊“買入”,輸入新股申購代碼,選擇輸入申購數量,點擊確認,申購委托手續就算辦完了。
滬市申購時間為T日9:30-11:30;13:00-15:00;深市申購時間為T日9:15-11:30;13:00-15:00。
可申購數量取“投資者可申購額度”、“初始發行股數的千分之一”兩項的最小值。值得注意的是,多次申購僅以第一筆有效(且不能撤單),其余視為無效委托。
此日無需繳款,結算后進行配號(T日公布)。每個申購單位(滬市1000股、深市500股)可獲得一個申購配號。
②T+1日:公布中簽率(=可發行總額度/總有效申購金額),組織搖號抽簽。
是否中簽是將自己的配號尾數與中簽號碼尾數或基本中簽號尾數進行比較,若相同則中簽;中簽號碼尾數或基本中簽號尾數是根據中簽率進行數字排序隨機產生的,咱們也不用了解這些。
③T+2日:公布中簽結果,投資者進入APP進行查詢。如果中簽要確保賬戶在當日16:00前有足額資金(發行價格×中簽數量)
④T+8~14日:新股上市。
具體上市日期會有公告,但一般是從申購日算起8~14天左右上市交易。既然是“打新”,那么最好在上市當日進行交易(不過大多數股票會有幾個交易日的漲停,也可以多持有幾天)。
交易首日有三個限制:
一是開盤集合競價掛單漲幅限制為±20%;
二是上市首日股價漲跌幅達到開盤價的±10%則停牌30分鐘;
四是最大漲幅限制為發行價的144%,最大跌幅限制為64%。
例如某只股票發行價是10元/股,那么上市首日集合競價期間最高掛單價格12元/股;還以12元/股開盤后,停盤價是13.2元/股,達到后停牌30分鐘后復牌;該股票首日最高可漲至14.4元,隨后不再做停牌處理,仍可進行交易。
最重要的一點,打新股雖然大概率會賺錢,而且收益頗豐,但到底也遵循市場規律,并不是穩賺不賠的買賣,一定要確定自己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經濟能力,不要拿急用的錢來打新。謹記一條:股票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新股申購,一經申報,不能撤單;雖說中簽概率并不高,但申購時最好預留充足的資金,畢竟一年內累計3次中簽但放棄申購者,會被列入“打新黑名單”。
申購或買賣創業板股票,須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