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先生是全民健康服務平臺,致力于為您的健康提升助力!
關于腦梗那些事
腦梗死主要是由于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fā)病;也有因異常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循環(huán)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循環(huán)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qū)域腦組織軟化壞死者。
腦梗具有發(fā)病快、危害大、治療恢復時間長等特點,需要長期科學恢復。
現在進入腦能多發(fā)期了,我們就談談令人談虎色變的腦梗。
腦梗食療
腦梗死是由于腦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膜損傷使腦動脈管腔狹窄,進而因多種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動脈狹窄加重或完全閉塞,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引起神經功能障礙的一種腦血管病。腦梗死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癥、喜食肥肉,許多患者有家族史。多見于45~70歲中老年人。
(一)宜食
加強營養(yǎng)。發(fā)病初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行鼻飼、靜脈高營養(yǎng)等,給患者創(chuàng)造恢復的機會。
(二)食療方
(1)大棗粳米粥:以黃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濃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00克,紅棗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藥汁,調勻即可。每日1次。可益氣通脈、溫經和血,用治腦梗塞后遺癥。
(2)羊脂蔥白粥:取蔥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適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連服10日。用于預防偏癱。
(3)四味粳米粥:取天麻9克(以布包好),枸杞15克,紅棗7枚,人參3克,加水燒沸后用文火煎煮約20分鐘。去天麻、棗核,下入粳米50~100克共煨粥。每日2次。用治腦梗塞后偏癱伴高血壓者。
(4)黑豆湯:取大粒黑豆500克,加水入砂鍋中煮至湯汁濃稠即成。每日3次,每服15毫升,含服、緩咽。適用于言語蹇澀者。
(三)腦梗死患者不宜吃的食物
(1)高脂肪、高熱量食物:若連續(xù)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動脈樣硬化斑塊容易形成,最終導致血栓復發(fā)。
(2)肥甘甜膩、過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飲品、奶油蛋糕的攝入;忌食過多醬、咸菜等。
(3)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辣椒、麻辣火鍋等,還有熱性食物如濃茶、綠豆、羊肉、狗肉等。
(4)嗜煙、酗酒:煙毒可損害血管內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縮,管腔變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飲用烈性酒,對血管有害無益。
腦梗康復注意事項
腦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人之一,多數遺有不同程度的偏癱和失語,在恢復期進行適當的康復護理,對偏癱肢體功能的恢復和減少后遺癥或致殘率有著積極的作用。
(一)針對病人的心理,做耐心的解釋工作
1.重視病人的心理變化。腦梗塞病多發(fā)生在晚間休息,常于清晨起床感覺半身癱瘓、失語等癥狀。由于患者對本病缺乏認識,又發(fā)病突然,特別是語言障礙,病人常常表現為悲觀失望、恐懼、焦慮不安,不能較好地配合治療。
2. 搞好醫(yī)患溝通,加強心理護理。根據病情及時安排病房,做到病房整潔、整齊、舒適,不斷關心和詢問病情,了解病人的思想狀況,以熱情的態(tài)度、整潔的儀表、文雅的舉止取得病人的信賴,消除病人的恐懼和顧慮心理。
(二)皮膚護理
1. 每2—4小時協(xié)助病人變換體位,并囑陪人協(xié)助翻身。
2. 保持床鋪平整無皺折,清潔干燥無渣屑,使用便器時協(xié)助病人抬高臀部,將便器放入時嚴防皮膚擦傷,以免局部刺激。
3.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每Etl一2次溫水擦洗及局部溫敷,囑病人或陪人進行按摩患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營養(yǎng)狀況,故我科至今存活1例12年的植物人,四肢呈屈狀,爪型手足,肌肉為廢用性肌萎縮,但皮膚完整,從未有過褥瘡發(fā)生。
(三)生活護理
由于病人生活不能自理,飲食、大小便等Et常生活均需要護理人員協(xié)助,同時給予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潰瘍,年老病人吃飯咀嚼不便,味覺減退。應給予易消化纖維較多食物。在此同時,要注意低脂飯食,防止高血壓、高血脂癥、糖尿病和腦梗塞的再發(fā)有著極大的臨床意義。
(四)指導患者康復鍛煉
由于本病恢復較慢,因此有必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功能鍛煉是一項耐心細致具有意義的工作,不但能提高醫(yī)護人員的業(yè)務素質,同時又能增強病人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要根據年齡、病情、體質不同安排護理,對病情較重不能下床的患者,在我們的指導下由陪人協(xié)助屈伸患肢,由少增多。協(xié)助肢癱輕者下床行走.練習穿衣、拿物的基本肢體的功能恢復,對于失語或語言障礙的病人.我們采取聽收音機、單詞訓練等誘導方法護理。
腦梗保健技法
方法一:患者取仰臥位,術者立于患者一側,先用一指禪推法推氣海、關元、膻中、血海、三陰交穴各1~2分鐘,推患肢前側5~7分鐘,并按揉伏兔、陽陵泉、解溪、肩井、曲池、合谷、環(huán)跳、委中、承山穴各1~2分鐘;然后點揉膈俞、脾俞、胃俞穴各1分鐘,背部及患側上下肢背側5~7分鐘;最后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用掌擦患側肢體,至皮膚潮紅為度。一般每日治療1次,15次為1個療程。此法具有養(yǎng)血活血,祛瘀通絡,舒筋解痙的作用,適用于腦血栓病情穩(wěn)定后以半身不遂為主要表現的患者,對中醫(yī)辨證屬于氣虛血瘀、脈絡阻閉者尤為適宜。
方法二:患者取端坐位,術者立于患者一側,采用按揉結合的方法,點按并揉廉泉、天突、啞門和喉部不適點,使局部有發(fā)脹、發(fā)癢的壓迫感。一般每次治療15~20分鐘,隔日治療1次,10次為1個療程,在進行按摩治療的同時結合語言訓練以提高療效。此法具有通絡利竅的作用,可改善語言不利,適用于腦血栓病情穩(wěn)定后以語言不利為主要表現者。
讓鶴先生繼續(xù)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健康是幸福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