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越慢,壽命就越長,是不是真的?”
后臺收到一位粉絲的私信,這是一個很奇妙的問題,不信大家看看烏龜,烏龜每分鐘只有心率6~10次,但是壽命卻可以達到上百年甚至數(shù)百年。這個說法是否能放到人類身上呢?
人的正常心率應該維持在60~100次/分鐘之間,按照之前的標準心跳<60次/分鐘即為心動過緩,但是就在去年,最新發(fā)布的《心動過緩和傳導異常患者的評估與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20》將竇性心動過緩定義為心率≤50次/分鐘。如果你的心跳每分鐘低于50次,就可以定義與心跳慢了。
心跳越慢,就越長壽是生活中廣為流傳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真的有科學依據(jù)嗎?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心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陳清勇表示,的確有很多的研究表明心率和預期壽命存在反比例關系。人一生中心跳的總次數(shù)大約會在30億次左右,總次數(shù)一定的情況下,每分鐘心跳越多次,總壽命也會相應的縮短。
但是這并不代表心跳越慢就越好,心跳太慢會導致心腦缺氧,特別是一些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病的老年人,心跳過慢會導致頭暈、乏力、眼前發(fā)黑以及胸悶氣短等不適癥狀出現(xiàn),對于健康會帶來很大的威脅。
在生活中,如果心率一直維持在40~60次/分鐘,但身體沒有出現(xiàn)其他的不適癥狀,則一般無需進行治療。但是如果心率一直<50次/分鐘,且伴隨著頭暈、乏力以及眼前發(fā)黑等癥狀,則要及時就醫(yī)進行治療。另外,一些心率長期<40次/分鐘的人,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yī)。
既然心跳并非越慢越長壽,那么普通人在日常應該將心跳維持在什么區(qū)間才能更長壽呢?
中國醫(yī)藥大學教授溫啟邦對近200萬份的體檢資料進行研究后發(fā)現(xiàn),心率快是造成壽命縮短的重要因素。調(diào)整了吸煙、高血壓、糖尿病等容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因素后,健康人在平躺五分鐘后的心跳應該在60次/分鐘左右,超過70次/分鐘則為過快,心跳每多1次,平均壽命就可能減少4個月。
1、心跳一分鐘超過100次:可能會縮短13年壽命。
2、心跳一分鐘90~99次:可能會縮短8年壽命。
3、心跳一分鐘70~89次:可能會平均縮短3年6個月壽命
對此,溫啟邦解釋稱,心跳越快心臟的負擔也就越大,這很可能是誘發(fā)減壽的原因。日常生活中,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跳太快,一定要注意。
1、精神過于緊張焦慮
緊張、焦慮的情緒會導致腎上腺素、皮質(zhì)醇激素釋放,繼而引起心率、血壓升高。在舒緩情緒后,心動過速的情況即可緩解。
2、飲食錯誤
大量攝入含有咖啡因、酒精以及尼古丁成分的食物,會起到興奮神經(jīng)的作用,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速。美國梅奧診所的心臟病專家提醒,成年人每日咖啡因攝入量不要超過400mg,約等于4杯咖啡的量。
3、出汗過多
身體大量的出汗會處于脫水狀態(tài)下,在這個情況下體內(nèi)的有效血容量會減少,會引起血壓降低。心臟為了維持身體正常功能需要加班加點的工作,從而導致心跳速度加快。
4、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會增加皮質(zhì)醇激素的分泌量,也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5、甲狀腺出問題
甲狀腺激素對于體內(nèi)主要器官的功能具有調(diào)節(jié)作用,一旦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導致心動過慢。反之,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剩則會導致心動過速。
那對于一些心跳過快的人來說,該怎么做去讓心率降低呢?教你三個方法。
1、明確是否有疾病
引起心跳過速的原因有很多,在發(fā)現(xiàn)自己心跳過速之后,首先要明確是因為生理性原因還是疾病原因引起,明確病因后再進行處理。
2、糾正誘因
因為疾病引起的心跳過快,要及時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在原發(fā)病治療好后,心跳過快的情況自然也能得到緩解。而一些因為生理性原因所致的心跳過快,則要及時改變這些習慣,改正喝酒、吸煙、熬夜等。
3、堅持運動
堅持進行運動對于心臟健康而言有很大的好處,但是注意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在身體接受范圍外去進行超負荷運動,這樣做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可以每天快走或慢跑半小時到一小時,進行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
在生活中,不建議過分去糾結心跳快慢,只需要將心跳保持在健康的區(qū)間內(nèi)即可。過分的關注心跳,反而容易忽略一些會影響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很可能會因小失大。
參考資料:
[1]《官方認定「心動過緩」的標準,心跳慢到什么程度要看醫(yī)生?》.生命時報.2021.8.17
[2]《醫(yī)生:心跳次數(shù)在這個范圍最佳》.光明網(wǎng).2022.2.24
[3]《心跳過快是哪些原因?qū)е碌模俊?臨沂疾控.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