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網友在廣州一家楊國福麻辣燙用餐,瞥見一位店員在后臺切肉,切肉倒沒什么,只是隔著簾子都能清晰看到這位店員的兩只光腳丫正放在砧板上。肉在店員砧板上翻來覆去,而腳丫巋然不動,兩者相互摩擦,好不惡心。
文 | 胡睿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中國之聲”(ID:zgzs001),原標題為《被楊國福開除的臨時工,真的能背走全部責任嗎?》,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視頻曝光總是管用的。剛引起關注,這家店的負責人就出來發表聲明了,承認這事確實發生在他們店,只不過這位切肉的員工是臨時工,來店已經有一段時間, 沒有經過嚴格的考核上崗,平時主要負責后廚的清理及食材清洗等工作,“我們的管理制度很嚴格的,臨時工沒辦法,我們承認我們的管理不當,但是我們會加強管理。”
不管食客們愿不愿意買賬,這事算是了結了。臨時工已經背著小包裹離開。腳放在切肉的砧板上還被人拍到,這種事在楊國福確實不會再發生了。
但是今天這位“打雜的臨時工”可以把腳放在砧板上切肉,明天是不是就會有另一位“打雜的臨時工”把抹布丟湯里呢?楊國福打算如何加強管理,以避免同類事件再度發生?面對這些問題,楊國福沒打算回答。就像其他那些將“開除臨時工”作為解決方案的雇主一樣。
1
“系臨時工,已開除”
臨時工是一個糅雜著酸楚和笑點的存在,若是有哪個藝術作品能把這種處境給說清楚了,就足夠贏得滿堂喝彩。之所以能成為大家心照不宣的笑料,得益于不愿意負責任的雇主們一再重復的妙招:開除臨時工。重復到人們可以從這幾個字里一眼看出這家單位的懶惰和不負責任。
上個月,有人發現河南滑縣政府院內種了罌粟花,拍攝視頻者邊拍邊數數:“39,40,種了好多罌粟花,40株以上。”事后滑縣政法委副書記介紹,這53株是兩名臨時聘用的種菜人員誤種。罌粟花被發現之后,警察鏟除了罌粟花,兩名60多歲的臨時聘用種菜人員武某某和柴某某被警方處以500元罰款。
“誤種”的53株罌粟花都在茁壯成長,即將進入成熟期,這么長時間居然沒人發現過?如果沒有群眾舉報,這些“毒品”將產自政府大院?真是名副其實的黑色幽默。這些問題恐怕不是處罰兩名老年臨時工就可以解決的。
河南滑縣政府院內的罌粟花
“臨時工”幾乎淪為素質低、紀律差、缺乏職業規范的代名詞,變成了危機公關時的“背鍋俠”。去年7月,江蘇鹽城建湖縣行政服務中心一名工作人員在上班期間,被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拍到其正在玩王者榮耀。官方回應稱,被投訴的男子是一位臨時人員,不屬于正式員工。而且他并不是自己玩,“是作為第三方觀看”微信里朋友轉載的游戲,并已對其扣除當月津貼400元。
上班玩王者榮耀的工作人員
2014年12月,沈陽一城管工作時間開公車到公園玩真人cs,車上印有“行政執法”字樣。面對記者的詢問,這名城管與記者發生沖突并腳踹記者,喊道“我就公車私用了,怎么的?大不了整網上了,整完,全臨時工墊底,怎么的啊,我怕啥啊。” 事后,沈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蘇家屯分局果然稱,該城管石某確實為分局“臨時工”,已被開除。會不會有臨時工“頂包”?記者想要采訪當事人卻被拒絕,該局稱,當事人聯系不上,只能提供給記者一份臨時工合同,雖然合同上沒有照片,但公安部門證實這名臨時工石某就是昨天的當事人。
城管開公車玩真人CS
2014年,鎮江兩名城管制止賣早餐的姚某超擺攤,發生爭吵,面對“你吃共產黨的”、 “你欺負老百姓”等指責,城管隊員朱某回稱“我就是吃共產黨的,喝共產黨的”、 “我就欺負老百姓”。被網友拍下視頻上傳,朱某的雷語迅速成為網友關注焦點。鎮江市城管局很快就回應:朱某是街道聘用的協管人員。并且拿出街道和朱某簽訂的合同證明朱某確實是臨時工。卻沒有解釋臨時工為何會有執法權?開除了臨時工就能掩蓋暴力執法的問題嗎?
2013年,河南南陽市南召縣寶天曼景區首屆蝴蝶節上,一女子穿有裝飾著真蝴蝶的白裙扮成蝴蝶仙子引發質疑。有報道稱“蝴蝶仙子居然是上百只活蝴蝶用鋼針直接扎死在潔白的石榴裙上,有些蝴蝶還在顫抖” ,現場的小孩被嚇得哇哇大哭。……隨后南召寶天曼景區回應稱,作為世界生物保護圈,他們同樣非常注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工作。該工作人員為景區臨時工,只因一時貪玩,將死蝴蝶當做蝴蝶標本別在蝴蝶仙子的衣裙上,該行為屬臨時工個人行為,已被開除。
蝴蝶節上的“蝴蝶仙子”
2011年江西修水縣一居民到派出所為孩子辦戶口,與戶政人員發生爭執,辦事女警竟然發怒謾罵,將材料砸向這位居民。這條“女民警發飆打人”視頻在網上傳開后,修水縣公安局將因服務態度欠佳引起網上熱炒的戶政員蔣某辭退,并稱,蔣某為聘用人員,非在編警察。
女民警發飆打人
2
“臨時工”不是躲避監督的擋箭牌
“臨時工”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意思是“臨時招聘的工人”,泛指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對于解決臨時工這一問題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法律法規。
到2004年,全國各地全面取消以往的“正式工”、“臨時工”等合同文本,正式啟用統一的勞動合同,并對那些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的單位進行處罰,因此當今社會實際上不再以“臨時工”和“正式工”來劃分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關系,而是普遍采用合同制用工,將勞動合同分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而《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四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因此,“臨時工”出問題,不僅本人有責任,聘用他們的企事業單位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妄圖將所有責任推到“臨時工”頭上就能息事寧人,輿論不會買賬,監管部門也不會輕易被人蒙騙過關。不管是楊國福還是市政府,面對網絡曝光的種種問題,一味地開脫責任,不僅是失敗的公關,是對員工和公眾不負責任的行為。人是你聘用的,決策是你作出的,命令是你下發的,臨時工不過是“馬前卒”,他們闖禍了,你把“馬前卒”變成“替罪羊”,讓他們當“背鍋俠”,既不公平,也不合乎事實。
總監制:吳亮
監制:夏宇
責編:戴麗麗 李逸博
編務:黃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