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締結婚姻,男方三媒六聘,非常鄭重,程序很多,就不一一回憶了。女方嫁過來時,會有陪嫁,既有實物的嫁妝,也有陪嫁的人,這人里面就包括丫頭和陪房,陪嫁丫鬟,是古代媵妾的一種。
媵妾指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最高規格是親姐妹同嫁,比如說娥皇女皇同嫁,比如說孫權的母親和她妹妹就一同嫁給孫堅。
其次是身份較高的女子帶一個或者是幾個同宗的女子同嫁,比如懷嬴嫁重耳,一起五個人,四個同宗的女子。
以上兩種從戰國到三國都非常盛行,很明顯,對于女方來說,就算是正妻死了,媵妾也還是同一家,可以保證女方的利益。就算不是同時嫁的,如晉武帝司馬炎的皇后楊艷,死前就再三要求司馬炎再娶楊家的姑娘,后來司馬炎果然娶了楊艷的堂妹楊芷,延續了楊家的風光。
這樣的媵妾地位很高,身份正式,正式宴會都可以參加,有非常多的權力。
再次一等的就是侍女陪嫁。這么做的人就多了去了,只要是家境過得去,宗族有點勢力,為了女兒的將來,都是這么做的,陪嫁越多,說明女方越有實力。相較前兩種而言,侍女的地位就低多了,當然了,是相對前兩種而言,這些侍女在女方家時,比一般的丫頭地位要高,到了男方比一般丫頭也要高,但對于女主人而言,她們得從通房丫頭做起,有機會得到允許才可以升級為妾,但是要想象吳國太那樣當正妻,那是可能不大的了。
那么,陪嫁丫鬟是干什么的?
于女方而言,這些侍女可以服侍女主人,她們是自己從小的貼心伙伴,到了男方家中,她們就是自己的心腹,她們既熟悉女主人的生活習慣,又是利益共同體,什么事情都交給她們做,這樣才更放心。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看看平兒,王熙鳳連放高利貸這樣的事情都不瞞她,交給她做。
這些丫鬟是女主人的私有財產,她們也會圍繞在女主人身邊,在男方把權扎根。不會和別的妾一樣和女主人唱對臺戲。在必要的時候,女主人不是特別方便,比如說大姨媽來了,或者懷孕期間,服侍姑爺的事情就交給陪嫁丫鬟來——現代人可能無法接受,可是律法允許三妻四妾的存在,而傳宗接代也是必須要完成的事情,沒有爭寵的張姨娘也會有奪權的李姨娘,既然都必須承認她們的存在,不如放個自己人在男人身邊,抱成一團力量更強大。反正生出來的孩子,都得叫女主人母親,肥水不流外人田,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于男方而言,陪嫁丫鬟雖然有和女方聯手的可能,但是女人嘛,到底都是一樣的。而且陪嫁的丫鬟越多,說明岳家實力越強,越重視這門婚姻。男女方的結合,多半是利益聯姻,實力強又重視的岳家,尊重一下,也于自己有利。所以,一般而言,男方也樂意去討好女方,拉攏陪嫁,不放棄這條政治生命線。——那些個寵妾滅妻的男人,其實有時候很傻。妾的出身往往不高,家境也未必好,就算妻死了,按約定俗成的做法,也不能讓妾升級成妻,只要是士家大族,只要是還想在當時的圈子混,都只會再續弦,當然了,沒什么宗族勢力,也沒在什么了不得的圈子,要提就提吧,可是那又有什么意義呢?妻完全不一樣,是同一條船上的人,所以寵妾可以,但滅妻就沒有必要了。反過來說,寵妾滅妻,對于妾來說,是真愛。萬一這個妾還是陪嫁丫鬟,女主人的惱怒可想而知啊,好在,陪嫁是她的私有財產,想怎么辦就怎么辦,對付不了男人,一個丫鬟還對付不了嗎?
說得簡單一點,陪嫁丫鬟的作用是:服侍自家小姐,做自家小姐的心腹,替她處理各種事宜,包括給姑爺暖床,保住自家小姐的權不被分走,有了孩子保住孩子的將來,保證自家小姐娘家的利益。(婉如清揚)
陪嫁丫頭主要有三個功用:
1、幫著小姐掌管內宅,成為小姐的幫手。
紅樓夢中最大的管家賴大家的,本是賈母的陪嫁,因為主子抬舉,給賴大家的贖身,她孫子也爭氣,當了知縣老爺。賴大家的搖身一變,由陪嫁丫頭成了闊太太;
王夫人的陪嫁周瑞家的,是榮國府大管家之一。劉姥姥進大觀園,走的就是周瑞家的門子。
平兒是王熙鳳的陪嫁,輔佐王熙鳳管理榮國府,權力極大,即便是邢夫人、趙姨娘也要巴結平兒。
2、做通房大丫頭,幫小姐籠絡少爺(老爺)。
大宅門內的少爺們都花心的很。三五年厭倦了少奶奶,難免就喜新厭舊,在外面打野食。此時,小姐大半回提出,讓少爺收用了陪嫁丫頭,一來,可以滿足少爺,二來,陪嫁丫頭是自己帶來的,自己就是陪嫁丫頭的唯一靠山,不怕陪嫁丫頭升級后爭寵。
紅樓夢中的平兒就是由陪嫁丫頭升級成為通房大丫頭,后來又升級成小妾。王熙鳳死后,升級成了妻。
3、也可能被小姐賜給得力部屬,以籠絡人心。
未必每一個陪嫁丫頭都會被少爺(老爺)收用。也需陪嫁丫頭長得不夠漂亮,少爺看不上,于是,只好指派給別人。一般都會指派給男方得力的仆從,兩人結婚共同為主子效力。
當然,也可能出現意外,最后被指派給外人。
總之,陪嫁丫頭是小姐的私有財產,為了小姐利益最大化,可以想給誰給誰。在古代,是沒有人權可講的。(葉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