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沒聽說過打死人,
因為涌流而出的血正好可以防止可能的發炎。”
— 環行星球 · 第050期 —
環行星球是一個成員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神秘組織,每周都會邀請位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小伙伴跟我們分享他在當地的經歷和知識。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居住在馬來西亞的馬不停,今天她要跟我們講一講大馬的榴蓮~
點擊音頻收聽本期節目
▽
講述者-馬不停 / 音頻制作-大綠
制圖-大綠 / 編輯-橙子&白鷗
— 文字-馬不停 / 審稿-小阿 —
為免得大家聞成屎味,馬來西亞公共場所禁止吃榴蓮。
▽
這種比女人更能裝的水果渾身是戲。內心軟極了,偏要扎痛你;明明很可口,偏要熏跑你。分分鐘考驗你是不是真心想要,而且要了還要。
論氣味,榴蓮的味道比得過爛蔥、馬拉松之后的運動襪、嘔吐物或者臭鼬噴霧。不喜之人認為其氣味不堪,新手吃貨能循著這嗆人的味兒挑選出熟果。
▽
論顏值,榴蓮是水果界最面目猙獰的。
▽
當年,英國殖民者引進挖土機導致華人礦工大批失業,被迫轉到由馬來人盤踞的各個種植園搶生計,導致種族沖突上升。我幾乎不經考據就可斷定,當時必有一幕“只見一個榴蓮嗖得一聲投向對方”。
達爾文背后的男人阿爾弗雷德·R·華萊士(1823-1913)在《馬來群島自然考察記》中寫了這么一段:
“有時榴蓮卻是危險之物。果實開始成熟后,幾乎每天甚至每小時都有落果,不時地發生砸到樹下工人或路人的意外。從天而降的榴蓮打到人時,傷勢不會太輕,硬刺常扯得皮破肉綻,重擊力道也強,但沒聽說過打死人,因為涌流而出的血正好可以防止可能的發炎。
一位戴雅克酋長告訴我,他被掉落的榴蓮砸到頭,原以為小命不保,不料沒多久便安然無事了。”
來來來,不聽話的都過來
▽
致命武器卻充滿致命誘惑。據我不完全樣本統計,馬來西亞的榴蓮蓋世好吃,我認為比泰國的好吃。
主要因為東馬和西馬這兩個番薯形狀細長溜兒的版圖,跨了北緯的熱帶雨林到熱帶季風氣候。這塊土地上能數出來的榴蓮品種就有一百多個。
泰國榴蓮整果出口到我國的
多數是金枕頭一個品種
而泰國本地的榴蓮品種本就比大馬少許多
圖為大馬的一個榴蓮攤
▽
不同于七八分熟就摘的泰國榴蓮,大馬的榴蓮是不熟不摘,而且現在要在樹下掛上網,免得噗通砸壞地球。咧開大口的榴蓮,園主只能記提損耗了,說是防菌,好吧,講究人兒。
注意圖中的網
換句話說 大馬的榴蓮都是用“撿”的
待熟透掉落后方才撿起
▽
吃榴蓮時,帶著賭石般的忐忑,剖開果臍到果尖的隱約直線,露出幾瓣白緞色的內室,里面躺著飽滿的榴蓮寶寶。牙齒微微咬合奶皮般的一層,就凹陷在黏稠的果肉中了,像濃郁的奶油蛋糕加了苦杏仁,又帶著奶酪、黃油和一股子酒香,美死了。
正如一百年前的生物學家華萊士所說“光為了體驗榴蓮的美味就值得一趟東方之旅了”。
▽
進一趟榴蓮園也不容易,只能開皮卡,展示出很經造的霸蠻特點,揣著一顆去打獵的心,顛簸在不像話的路上。
或者也可以像難民一樣坐在車斗里,嗅著香臭不分明的味道,聞著味兒就知道近了。近了,近了,就是這里。
下車到榴蓮樹下尋風流。別嫌曬,榴蓮葉子完全不肥厚;別嫌扎,那都是摘榴蓮的前戲。非得勞其體膚,吊足胃口,把期待的閾值開到最大檔,有“小貓咪”在硬殼里等著呢。
▽
榴蓮長在高大的喬木上,樹形像榆樹,樹皮光滑多鱗片,果子循著枝干長一遛兒。想象一下一個巨人穿著流蘇的樣子。長在坡頂的榴蓮味道更佳,而且早熟的榴蓮價格更貴,據說這一點類似于龍井。
榴蓮樹五年結果兒,九年的樹能結七十多顆果實,二十年的樹能結二百多顆果實,還得是遇上好年景。三五十年的老樹,在種植園難尋,只能深山老林里終老,便宜了松鼠和猴子了。
▽
這會兒一月,榴蓮正熟,東北季風正勁。馬來西亞的季風很有意思,光說說季風影響的海上貿易都可以捋出一段歷史了。當海上連浮潛都玩不了的時候,正是山上榴蓮掉落的時候。
夜里風急風大,一宿能噗通噗通刮掉不少榴蓮。夜宿榴蓮園的人聽到那聲音可別以為是歹人跳墻頭。早起拾掇一車,運到市里時正是中午,這就是馬來西亞的榴蓮攤中午才開張的原因。
吃:手套紙巾礦泉水
去味:有人洗,有人嘬
▽
剛才說了,挑榴蓮時,新手依賴聞味兒。而對于固若金湯沒開包的馬來西亞榴蓮,老手的辦法是靠看、聽、搖。
看,就是觀察把柄斷茬是自然掉落還是刀砍平齊的;聽,輕敲聽回音是空無一物還是飽滿厚實的。搖,覺得里頭晃動的是干包,濕軟適中,反之就是濕包,熟過了頭的的粘爛。
Photo by Jonny Clow on Unsplash
▽
對我們來說,最完美的品嘗榴蓮的方法是榴蓮一落地就撿而食之。
在種植園當地人那,榴蓮又能做出許多花樣。你知道榴蓮燉雞,那你知道榴蓮拌飯、榴蓮色拉、榴蓮煎蕊嗎,你知道榴蓮花去掉花粉花柱,保留花絲花瓣焯水拌蒜泥嗎。
一百年前,還是那位達爾文背后的男人華萊士就已經說了:“戴雅克人會將榴蓮加鹽腌漬,保存于罐子與竹筒中,一年后取出,下飯調味,氣味不堪”,也就是靠山吃山吧。
借著榴蓮花,榴蓮園時常會養銀蜂,這能增加榴蓮的產量。這種個頭很小的蜜蜂不蜇人,花蜜甜中略苦,人和動物都一樣,消化了什么不會騙人,人吃榴蓮還打榴蓮嗝呢是不,也是甜中帶苦。
▽
沒錯,很多榴蓮品種就是甜中略苦的,比如名聲在外的貓山王。沒那點苦味,旁人該說你是買到假貓山王了。
各路貓山王都覺得自己正宗的在理,底部有個五星形狀的是貓山王,那么四星六星甚至七星的是不是呢,也是的;微微苦是貓山王,那么嘴巴里余苦不散的是不是貓山王呢,也是的;小核如小指尖大小的是貓山王,那么大如栗子的呢,或者指尖核和栗子核同時出現在一顆榴蓮里的呢,也是的。
▽
一方面受天時地利的影響,另一個方面受中國買家催促,貓山王有點不那么純血了,急著催肥、嫁接、換水土,可能還急著易主(國內金主買下整個榴蓮園)。可別覺得榴蓮好不好跟誰來種沒關系,有種叫做kampung的品種真的滿殼只有個大核,據說就是不善種植的馬來人種的。
▽
好榴蓮都是馬來西亞華人種的(繞暈了)。今年更甚,聽聞某個農貿進出口協定一出,馬來西亞的榴蓮也可以像泰國一樣帶殼整果出口中國了(之前都是能出口果肉)。
這樣一來,種植園的貓山王都有了下家。同伴想去采摘,聯系了十個種植園,他們都說別來了,樹上不掛果了,大概都運到國內去了吧。
誰還不是個多肉了
▽
別愁沒得吃,有些名氣沒那么大的品種味道一樣讓人嘖嘖稱贊呢。比貓山王還厲害的是金鳳,三四十年的樹齡,屬于高輩份樹,它的果實,想吃還不一定買得到。
還有黑刺榴蓮,吃上幾顆就值回機票了。
Butter可以看作不苦的貓山王,口感超級好到人畜無害、老幼皆宜,真是非常友好。D24,苦甜苦甜,像是低配的Musang King。老司機力薦的是Chook Kiok(粵語意為竹腳),綿滑無骨且有明顯的黃色核心。
▽
還有常見的紅蝦,勝在超值。榴蓮檔常見的XO,真就有一股子酒精發酵味兒。像我一樣嗜甜的,可以選Phoenix,酥軟淌甘嘬指核,甜香軟糯沒毛病。
D101、D163、D88,太多品種看著大同小異,實則差之千里。像鉆石4C體系一樣,榴蓮的甜度、細密度、纖維長度、綿軟度各有各的梯度。
將各個數值排列組合,就有了上百個品種,總有一款能拿下你。
沙撈越集市上偶爾還有紅芯的山榴蓮,野生的很小只,很難覓,留給吃盡天下的野心家吧。
一個榴蓮三只雞,怎么樣,
天寒地凍的打個飛的來補膘嗎?
▽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