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是關中平原通往漢中盆地的要沖,有“蜀口”、“益門”之稱。古時翻越秦嶺最重要的陳倉道和褒斜道均北起寶雞,西至漢中。這兩條古道至今仍被現代公路所承襲,仍是寶雞與漢中的交通要道。
高德電子地圖推薦的從寶雞前往漢中的路線。方案1與古褒斜道走向大致相同;方案2與古連云棧道走向大致相同。 制圖/劉希平
2019年3月18日9時許,我們在寶雞汽車站乘坐大巴前往漢中,路線與高德地圖推薦的“方案1”相同,全程約244千米,用時4:30,票價65元。
陽春三月,從乍暖還寒的關中平原,翻越秦嶺,前往春意盎然的漢中盆地,宛若行駛在山水畫廊中,令人目不暇接。
沿途風光 攝影/劉希平
駛進春意盎然的漢中盆地 攝影/劉希平
這條線路不僅有壯美的自然風光,更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幾乎漢中的故事,諸如褒姒千金一笑、蕭何月下追韓信、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曹操寫“袞雪”、諸葛亮造木牛流馬北伐曹魏、馬岱斬魏延、石門十三品,都與這條線路有關。
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這條線路包含了古代翻越秦嶺的褒斜道和連云棧道。褒斜道和連云棧道是古代漢中盆地與關中平原交通主干道。它們在漢中的歷史上產生過及其重要的作用。
“棧閣北來連隴蜀,漢川東去控荊吳”是前人對漢中的精準概括。漢中是溝通我國南北的交通樞紐,屬戰略要地。漢中故事多即源于此。
北來的棧閣即指褒斜道和連云棧道。可以說,褒斜道和連云棧道是解讀漢中的鑰匙。
“寒溪夜漲”碑,位于陜西省留壩縣馬道鎮西溝河北岸,刻于清嘉慶十年。相傳,韓信棄楚投漢之初未受重用,無奈不辭而別,獨騎北上。當他走到這里已是夜晚。此時恰逢溪水暴漲,道路受阻。蕭何星夜追至,力勸韓信返回漢中,并保舉給劉邦。劉邦筑壇拜韓信為大將軍,終成帝業。古人感嘆“不是寒溪一夜漲,焉得漢室四百年”。“寒溪夜漲”碑位于古褒斜道,后來的連云棧道,今天的316國道旁。這次乘坐大巴,從江西營進入G85高速公路,行駛60余千米進入漢中。這段高速公路雖然高效、安全、舒適,卻越過了這條線路上最精彩的風光,其中,包括“寒溪夜漲”碑。若自駕游,推薦不走G85高速公路,走316國道。這樣會有更多的樂趣。 攝影/劉希平
聯系編輯:三葉
微信:ccdg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