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和親作假,用假公主代替真公主,用假王子代替真王子,有時候真的會搞出大事的。
舉個例子。
武則天篡唐代周那會兒,有些飄了,以為自己真的是天降圣人,而武家的種全是尊貴的龍孫鳳種,完全沉醉在個人的世界里了。
突厥首領默啜是個粗人,并不知道李唐王朝已被改換成了武周王朝,看見契丹人南下侵犯唐境,還傻乎乎地出兵趕跑了契丹人。
武則天樂呵呵地冊立默啜為頡跌利施大單于、立功報國可汗,并將豐、勝、靈、夏、朔、代六州突厥降戶及單于都護府之地賞還突厥,并加賜谷種四萬斛、雜彩五萬段、農具三千件、鐵四萬斤。
默啜的汗位其實也是從侄兒那兒篡位而來的,算是個暴發戶,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于萬歲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九月,為他的女兒向皇室求婚——注意,默啜心中的皇室是指李唐王室,他不知道什么武周皇室。
但是,武則天明顯會錯意了,她以為,默啜看中的是武家的“龍孫鳳種”,高高興興地讓武承嗣的兒子淮陽王武延秀前往后突厥南庭黑沙(今呼和浩特市北)迎娶默啜女為妃。
默啜看見來的是姓武的,不是姓李的,立刻炸翻天,大罵:“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兒邪!此豈天子之子乎!”
武延秀帶去的豹韜衛大將軍閻知微趕緊給他解釋這里面的來龍去脈。
這不解釋還好,這一解釋,默啜更加暴跳如雷,他這才明白,自己一直仰慕的“天朝”已經給老妖婆武則天篡奪了,自己之前攻打契丹不是幫李唐,而是幫武周,渾身發抖,命人將武延秀丟下了大獄,一口一句“奉唐伐周”,要用武力幫助李氏恢復唐朝。
他怒火中燒地說:“我突厥積代以來,只降附李家,今聞李家天子種未總盡,惟有兩兒在,我今將兵助立!”
隨后,便發兵襲擊靜難軍(治所在今陜西省彬縣)、平狄軍(治所在今山西省朔縣東北馬邑)、清夷軍(治所在今河北省懷來縣),又進攻媯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涿鹿縣西南)、檀州(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縣),陷定州(治所在今河北省定縣)、趙州(治所在今河北省趙縣)。
搞得武則天手忙腳亂,最后,不得不聽從狄仁杰等賢臣所勸,答應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
所以說,和親之說,表面好聽,說是咱們兩家結為親戚了,以后親如一家了。
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用女人的胸脯買不來和平,主要還是講實力。
宋代大史學家司馬光曾經說:“蓋上世帝王之御夷狄也,服則懷之以德,叛則震之以威,未聞與為婚姻也!”
漢唐兩朝的和親活動很多,許多正牌的和假冒的公主遭遇悲慘,有的被轉嫁三四次,有的被當成豬羊宰。
迎娶了公主的胡族,有時候牙爪還不夠利,羽翼還沒有豐,明知是假公主,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當它的獠牙已張,羽翼已滿,野心已現,就算是真公主,也宰你沒商量。
舉幾個例。
西漢武帝時代,武帝為了盡力打擊匈奴,把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下嫁給烏孫國王昆莫,目的是拉攏昆莫和自己一起夾擊匈奴。
那年,細君公主年方十六歲,昆莫七十多歲,活脫脫的老牛吃嫩草!
老牛吃了嫩草,是否遂漢武帝之愿出兵攻打匈奴呢?
想得美!
這個糟老頭很懂得抓住商機,他和匈奴人做交易,也迎娶了一位匈奴公主,并封之為“左夫人”。
這么一來,細君公主只好屈居為“右夫人”。
這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昆莫年邁體衰,掛了。
細君公主被轉嫁給他的孫子軍須靡。
劉細君不堪其辱,向長安呼救。
漢武帝無可奈何,大手一揮:“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
劉細君只好在屈辱中“轉嫁”給了軍須靡,三年后在軍須靡的蹂躪和折磨中死去。
漢武帝只好再遣楚王孫女劉解憂補嫁給軍須靡。
軍須靡也是個短命鬼,不久,也掛了。
劉解憂即轉嫁給軍須靡的弟弟翁歸靡。
劉細君、劉解憂雖說不是漢武帝親閨女,但她們身上好歹也流著劉氏王室的血液,卻命賤如狗。
歷史上最著名的王昭君,更是先后事夫呼韓邪單于、雕陶莫皋、且糜胥,屈辱難當,最后崩潰,選擇了服毒自盡,時年三十三歲。
唐朝的和親數是西漢對外和親的兩倍!
而且,唐太宗許嫁薛延陀王真珠可汗的就是他的親生女兒新興公主!
有名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是吐蕃王的側室、小老婆。
而且,和親并不能阻止吐蕃人的侵略。
唐中宗明明已把金城公主進貢給吐蕃人了,吐蕃人仍然保持強勁的入侵勢頭。最終,繼位的唐睿宗只得把黃河河西九曲之地割讓給吐蕃,讓吐蕃取得戰略地理上的優勢。
唐玄宗時期是唐朝屈辱和親的密集期,這期間永樂公主、燕郡公主、東華公主、宜芳公主、固安公主、靜樂公主、東光公主等等先后送給了契丹人與奚人,但契丹人與奚人經常把這些和親公主像宰豬羊一樣宰殺了。
這里,說說里面的代表人物宜芳公主。
宜芳公主是唐玄宗妹妹長寧公主的女兒,被唐玄宗送給奚族首領李延寵。
宜芳公主經內蒙古輾轉到達了奚族與李延寵完婚,新婚蜜月期還沒有過完,李延寵受契丹人之邀,起兵反唐。
為了表明決心,他把宜芳公主從婚房拉出,像殺豬羊一樣,割頸放血,血祭軍旗,以壯聲威。
此時,宜芳公主只有十七歲。
所以說,和親實在是屈辱、丟臉,又不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