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還記得小時候老家農(nóng)村的院墻嗎?都是黃泥土或黑泥土壘起來的!下大雨的時候容易被水泡倒,所以每年需要維護修補!
小時候爬樹掏鳥窩,印象深刻吧!夏天的時候到山上去放牛放馬在草地里也能找到鳥窩,每次發(fā)現(xiàn)都是驚喜!
這個認識嗎?小時候,在東北老家農(nóng)村,我們管它叫老牛。
大煙袋、大火盆、熱炕頭,現(xiàn)在想想,那個時候還真吸了不少二手煙啊!
玩過的請舉手,小時候的三號車,哈哈!
這個印象太深刻了,東北老家的農(nóng)村,每當夏季麥子成熟的季節(jié),農(nóng)村都會在場院打麥子,麥子打完了,剩下的麥稈堆是我們最愛玩的地方了!爬上爬下,甚至掏個洞鉆進去。(解釋一下,如今城里的孩子麥子都不知道是什么?我們每天吃的白面就是小麥加工出來的)
跳皮筋,這些游戲給我們留下美好快樂的童年!
小時候,我們東北老家農(nóng)村男生都愛玩的武器,彈弓,純手工制作的,那個時候愛不釋手!
這個還記得嗎?猜東南西北,上個世紀舊時農(nóng)村很流行玩的。
pia ji 不好找到這個詞,只好用拼音代替了,都玩過,說實在的,我們小時候沒見過這樣的piaji,都是城里孩子玩的,我們農(nóng)村很落后,玩的都是各種廢紙疊出來的。
對了,這就是農(nóng)村玩的piaji,那個時候在土里用腳舔出一個坑,兩三個、三五個就瘋狂地玩了起來,這太專業(yè)了,呵呵,玩過的你懂的!
這個更難忘了,chua骨籽兒,這個字也沒查到,小時候家里每逢過年殺豬后,爭著和大人要把骨籽兒留下來,現(xiàn)在這樣游戲已經(jīng)永遠地留在60、70、80后的回憶里了!
擰哨,如果你不是東北人,這詞兒對你太陌生了!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里,楊樹、柳樹、黃柳條子都可以擰出粗細長短不一的樹皮哨。
哈哈,想不到城里的孩子也玩這個!
車鏈子槍,小時候自己親手做過,裝火柴帽的,啪啪響!
看看這個圖片都認識吧!想想現(xiàn)在的人真幸福,想看什么電視不用等,手機,電視、遙控器,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上個世紀那個年代,每天傍晚傻傻地坐在電視機前等著···連看廣告都是新鮮的!
扁擔溝,東北話不過八級的請繞行!
搓麻繩呢!記得那首歌嗎?最愛穿的鞋啊是媽媽納的千層底,站的穩(wěn)哪走的正踏踏實實闖天下。麻果、麻秧、麻繩,好熟悉啊!
老鷹捉小雞游戲,那個年代雖然貧窮落后,但沒有攀比炫耀,每個家庭環(huán)境相差不多,因此但孩子們都很滿足!
翻花繩游戲,都玩過吧!各種翻法,現(xiàn)在都忘記了!
有你我的身影吧!小時候夏天往河泡子里跑,撲通撲通就是玩,扎猛子,狗狍子,都是那個時候?qū)W會的,那個時候空氣和水沒有現(xiàn)在的污染程度,農(nóng)村種地都沒有化肥,農(nóng)藥。
二月二烤豬頭,饞不饞?
玩泥巴,和泥挖坑,玩土鹵咔(硬土塊子)不翻譯一般人不懂!
前面提到了,piaji。這就是我們小時候玩的piaji。
小時候家里困難沒什么玩具,記憶中父親進城回來給我們小哥仨買過這個小車,遺憾沒能留到今天。
寒假作業(yè)、暑假作業(yè),每當放寒暑假的時候,都期望老師發(fā)寒暑假作業(yè),別人不知道,反正開學之前肯定完成作業(yè)。那個書本的味道,至今難忘。
這個畫面真是歷史記憶了,上個世紀80年代的東北農(nóng)村真是這樣的,一大家人一起包粘豆包,其樂融融。
趕牛車,狗皮帽子,手悶子···
做針線活兒,炕上的笸籮你們還記得嗎?用紙糊的。
老母雞抱窩
這畫面太經(jīng)典了,我的言語無以復加。
冬天到了,玻璃窗戶上霜了,房檐下的冰溜子在日光的照射下綻放出美麗的光芒,幾只母雞取暖在土房子的窗臺上。
水瓢、簸箕、黑泥盆,給我印象很深刻!
這個牌,現(xiàn)在好像沒人玩兒了
炒大醬
磨閘刀,請別誤會,那個年代閘草用的,喂牲口!
犁,鞭子
打苞米呢,這畫面像是油畫啊!
這一群孩子是農(nóng)村老鷹抓小雞!
揉醬塊子
無憂無慮的童年
抓魚,摸嚇
東北話(刀螂)書名(螳螂)
東北人罐它叫天天
大地
割稻子
小時候,我們都沒有手機和照相機,很多美好的景象只能留在記憶力~
趟地呢,又是東北詞兒,南方叫犁地吧!
這戶人家很立正啊,哈哈,聽不懂湊合聽吧!
過日子人家啊
推碾子,非常原始的人力大石碾子,記得小時候,天卻黑卻黑的時候,母親喊起我們幾個,占碾子去,去晚了排不上了。
納鞋呢
小時候喝的水都是這井壓出來的。
單腿蹦,頂牛子!
過年啦,殺豬了,小時候盼過年真有盼頭,可以吃豬肉了,穿新衣服!
馬蜂窩,一朝被蜂咬,多年有陰影啊!記得小時候很淘氣,捅馬峰窩被馬蜂把鼻子蜇了,父親用酒精給我消毒后就好了。
這個我玩過兒,想一想小時候怎么那么淘啊,鞭炮炸牛屎,這一定是我最早知道的惡搞了!
老黑白電視機,聽我媽說,我們老家農(nóng)村第一個電視機就是我家買的,80年代的晚上,我們家滿屋子人,門外,窗外都是人,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
推碾子
老鐵皮暖壺
菱角殼,一種可以吃的水生植物
彈玻璃球子,也叫彈溜溜,小時候玩這個經(jīng)常被老師沒收!
民以食為天啊,舊社會的農(nóng)村秋收后用這樣的馬車牛車往家拉苞米,每次裝不了太多,想想農(nóng)民真的不容易啊
麻果秧,前面提到的納千層底兒些用的麻
榆樹錢,為了吃這個,小時候爬很高的樹上去摘,也不用水洗,一把一把擼著吃,也可以做疙瘩湯。
墻上掛的都認識嗎?太熟悉了,這畫面都能申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了!
傳說中的搖籃,見識了吧
玩過嗎
彈弓
人力發(fā)電看電視,這個年代電視機一集不容錯過。
倒醬呢
農(nóng)村女生跳皮筋
燒土豆,如果沒看錯是用牛糞塊子燒呢,非常好的燃料,小時候交取暖費都是到沙坨子上到處叫牛糞干。環(huán)保還安全!
孵鵝崽兒和鴨崽兒呢
搓苞米
烤苞米,烤地瓜
骨籽兒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蘆葦棒
吃過的朋友收藏吧,以后的孩子們沒有老一輩人告訴,絕對不敢吃的!
摘桑仁,小時候我老家山上好吃的東西很多。
頂針兒
煤油燈
水瓢,記得小時候口渴了,在農(nóng)村不管到誰家,,拿起這個水瓢就是喝,好解渴啊
別見怪,我小時候有很多年是沒有電的。后來拉電了,全村才有了電燈!
老黑白電視機,聽我媽說,我們老家農(nóng)村第一個電視機就是我家買的,80年代的晚上,我們家滿屋子人,門外,窗外都是人,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
蜘蛛網(wǎng)套蜻蜓,畫一樣的回憶!
雞窩,母雞都在里面下蛋
小時候的蕩秋千,用一條大粗繩子拴在兩顆大樹中間,墊上麻袋子開始悠起來!
打完麥子原地休息
做草鞋呢
黑暗中的光芒
火柴,每頓飯都離不開它
麥稈堆里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