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可從幾個角度加以簡要探究:
不思進取、放縱腐化
西晉國運從公元266年到公元420年,短暫得只有55年,國運短促與其開國皇帝的糟糕密切相關。
準確來講,西晉的開國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前期還是很有作為的,鑒于國內外的緊張局勢,尚能以身做表、開懷納諫、用人為賢,頒行《泰始律》......使得西晉能夠集中力量滅掉蜀漢、東吳兩個地方割據政權,完成國家的統一。但統一天下后,晉武帝就放松了警惕,開始了荒淫驕縱的帝王生活。《晉書·后妃傳》記載:“多內寵,平吳后,復納吳王孫皓宮人數千,自此掖庭殆將萬人,而并寵者甚眾,帝莫知所適,常乘羊車,恣其所之,至使宴寢。”由于后宮人數太多,晉武帝實在照顧不周,都不知道該和那個妃子就寢,索性他就發明了這種乘羊車獵艷的新玩法,實在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小人為伴、近墨者黑
皇帝如此,大臣們在干嘛呢?答案是斗富嘛!大臣何曾光是吃飯就日費一萬錢,相當于現在五六千元人民幣,可是他還說實在下不去筷子,都沒有可口的菜肴。晉武帝請他吃飯,他居然因為瞧不上皇家廚師的做菜水平而選擇自帶酒水飲食。
駙馬王濟為了討好晉武帝,特意準備了一份叫做蒸乳豬的菜肴,晉武帝吃后甚是喜歡,就問怎么做出來的。王濟道:作為食材的生乳豬是用孕婦的乳汁喂養,做菜時再用孕婦的乳汁烹制,才有這般味道......
王愷是晉武帝的舅舅,號稱全國首富,與大臣石崇上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斗富大戲:王愷麥糖清洗鍋,石崇就用蠟燒火;王愷用紫絲編40里屏障,石崇就用彩緞鋪設50里屏障。見到如此不良風氣,晉武帝不僅不加以阻止,還悄悄給了王愷一株二尺多高的珊瑚樹以便讓王愷贏得上風。可誰知,石崇看了后就把這珠珊瑚砸碎了,立馬搬出家里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玉珊瑚,嚇得王愷后退三步。不得不說,在晉朝,真的是有錢就可以任性啊。
可是大家想想,作為皇親國戚的王愷、王濟以及朝中重臣石崇都是如此,晉武帝身邊圍繞的都是什么人大家就可想而知了。久而久之,近墨者黑,他也就不再勵精圖治,轉而去追求奢靡、腐化、淫逸的生活了。
擇癡繼位、自毀江山
說到晉武帝一生中做的最糟糕的決定,就是選了位白癡兒子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晉書》載司馬炎“素知太子闇弱”,鑒于當時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傳統思維和平衡各方勢力,選擇了這位繼承人,司馬衷的生母楊皇后是當時的大士族弘農楊氏、妻族是賈氏家族,都是朝中很有勢力的家族。可見晉武帝司馬炎缺乏長久考慮,只是解決眼前問題而最終導致其去世之后爆發了“八王之亂”,西晉的短暫統一猶如曇花一現,很快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