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發布《全球能源和二氧化碳現狀報告2018》(文末附報告下載鏈接)
◆ ◆ ◆ ◆ ◆
翻譯:Mirakuru@ERR能研微訊團隊
編輯:Yeti@ERR能研微訊團隊
1.本文轉發需隔天(發布時間24小時以后),且須明確注明作者與來源,不得改寫,不得用于商業用途。
2.訂閱號所有文章涉及下載鏈接只保存5天,請留意文章發布時間,超期請加能研君微信垂詢。
2019年3月,國際能源署發布《全球能源和二氧化碳現狀報告2018》,在此ERR能研微訊研究團隊對報告的關鍵發現進行了翻譯,分享給大家,歡迎轉發擴散!
在全球經濟強勁和世界一些地區供暖和制冷需求增加的推動下,2018年全球能源消費增長幾乎是2010年以來平均增長率的兩倍。在天然氣的帶動下,所有燃料的需求都有所增加,而太陽能和風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電力需求的增加是能源需求增長的一半以上的原因。能源效率的改善乏善可陳。
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1.7%,達到33.1吉噸(Gt)二氧化碳的歷史新高。雖然所有化石燃料的排放量都在增加,但是電力部門占排放增長的近三分之二。僅煤炭在電力中的使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了10吉噸(Gt)二氧化碳,而大部分排放主要來自亞洲。中國、印度和美國占排放量凈增長的85%,而德國、日本、墨西哥、法國和英國的排放量則有所下降。
在美國強勁增長的帶動下,2018年石油需求增長了1.3%。大型石化項目的啟動推動了產品的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汽油需求增長放緩的影響。美國和中國總體增長最大,而日本和韓國的需求下降,歐洲停滯不前。
天然氣消費估計增長了4.6%,為2010年以來的最大增幅,當時天然氣需求從全球金融危機中反彈。繼2017年增長3%之后,這連續第二年強勁增長,原因是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煤炭替代也在增長。從煤炭向天然氣的轉變占天然氣需求增長的五分之一以上。美國引領增長的國家,其次是中國。
煤炭需求連續第二年增長,但其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作用繼續下降。去年0.7%的增幅明顯較2000-2010年4.5%的年增長率為低。但是,雖然煤炭在一次能源需求和發電中所占份額繼續緩慢下降,但它仍然是最大的電力來源和第二大一次能源。
2018年,可再生能源增長了4%,幾乎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長的四分之一。電力部門領漲,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發電以本世紀最快的速度增長。太陽能光伏、水電和風能各占增長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余大部分的生物能源占最大比例。可再生能源覆蓋了全球近45%的發電量增長,目前占全球發電量的25%以上。
電力需求增長了4%,幾乎是整體能源需求的兩倍,也是2010年以來最快的速度。可再生能源和核電滿足了大部分需求增長。盡管如此,燃煤和燃氣發電廠的發電量仍大幅增加,使該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2.5%。
全球經濟的能源效率繼續提高,全球一次能源強度下降了1.3%。但這低于近年來的改善率。雖然效率仍然是能源部門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來源,但2018年是能源效率提高速度連續第三年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