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煤設備|選煤配件|選煤藥劑
資料軟件|求職招聘|技術服務
維修服務|煤質檢測|文章資訊
長按識別二維碼
成為平臺會員
暢享多重福利
呂臨能化公司選煤廠(以下簡稱“呂臨選煤廠”)隸屬于霍州煤電集團,是一座處理能力為10.00Mt/a的大型煉焦煤選煤廠,入選原煤來自龐龐塔礦的9#煤和5#煤,采用四級分選生產工藝:200~50mm粒級塊煤采用淺槽重介分選機排矸,50~1mm粒級混煤預先脫泥后采用兩段兩產品有壓重介質旋流器分選,1~0.35mm粒級粗煤泥采用TBS分選,<0.35mm粒級細煤泥采用機械攪拌式浮選機分選。該廠主導產品為9級1/3焦精煤,作為煉焦原料使用。
在煤泥分選環(huán)節(jié),該廠原采用一次浮選工藝,浮選精煤灰分在9.01%~9.50%之間,浮選尾煤灰分可以達到50%,能滿足產品指標要求。但隨著近年來入選原煤煤質不斷變差,該廠煤泥浮選效果急劇下降,浮選指標越來越難以控制。為了保證浮選精煤灰分滿足要求,在生產中不得不將浮選尾煤灰分控制在較低水平(40%左右),導致浮選精煤產率降低;但為了防止生產系統(tǒng)“跑煤”,又經常需要提高浮選尾煤灰分,導致浮選精煤灰分升高(在10%~11%之間),重選為浮選“背灰”嚴重;此外,產品混合不均勻的問題也時有發(fā)生,使浮選精煤脫水困難,導致精煤水分超標嚴重。為確保浮選精煤灰分指標合格,提高浮選精煤產率,改善浮選精煤脫水效果,亟待對浮選系統(tǒng)工藝進行優(yōu)化。
1
現(xiàn)狀分析
1.1
浮選入料及浮選產品粒度分析
近些年,原煤中<0.5mm粒級含量逐漸增多,且以微細粒(<0.043mm)居多。浮選入料及浮選產品的粒度組成見表1。由表1可知:與原煤中<0.074mm粒級相比,浮選入料中該粒級產率增加22.06個百分點,灰分增加1.13個百分點,這說明該廠原煤存在一定的泥化現(xiàn)象。此外,隨著浮選入料粒度變細,浮選精煤灰分升高,說明細粒級浮選入料的可浮性差,細泥對精煤的污染較嚴重。
1.2
浮選設備
該選煤廠采用的浮選設備為4臺XJM-S45型機械攪拌式浮選機(以下簡稱XJM-S45浮選機)。該浮選機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該廠采用的是五室XJM-S45浮選機,前三室的尾礦可以直接進入后兩室進行二次浮選,也可以直接成為尾礦;同樣,前三室的精礦可以進入后兩室進行二次浮選,也可以通過精礦槽進入后兩室精礦槽,并通過管道流入精礦桶成為精礦。采用一次浮選時,前三室的尾礦進入后兩室進行二次浮選,前三室和后兩室的精礦經過脫水后成為浮選精煤。
通過浮選入料及浮選產品粒度分析可知,浮選精煤灰分高的主要原因是細泥污染。根據生產實踐經驗,要想降低浮選精煤灰分,需要加強精礦泡沫的二次富集作用,一般宜采用深槽浮選設備,并加強清水沖洗作用。然而現(xiàn)有工藝和設備無法實現(xiàn)上述需要,因此只能另辟蹊徑解決問題。
1.3
浮選藥劑制度
該選煤廠采用的捕收劑有兩種:H捕收劑和K捕收劑,起泡劑為K起泡劑。為了探索最佳的藥劑制度和入浮濃度,在起泡劑不變的情況下,對添加不同捕收劑的煤泥浮選效果進行了對比分析。由表2數據可知:低濃度浮選有利于提高煤泥浮選效果,且K捕收劑的選擇性較好,在浮選精煤灰分不變的情況下,浮選尾煤灰分更高。但通過一系列的對比研究可知,要想獲得理想的浮選效果,單純調整藥劑制度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
改造方案及實施
2.1
改造方案
為了探索改善煤泥浮選效果的方案,選煤廠對一次浮選的二段精礦和二段尾礦進行了采樣化驗,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一段尾礦灰分偏高,如果一段尾礦進入后兩室浮選,則四室、五室的精礦灰分會嚴重超標,從而導致浮選精煤灰分超標;但如果不再進行浮選,則尾礦灰分偏低,會造成煤炭資源的浪費。
浮選是利用煤與矸石表面物理化學性質差異而進行分選的,分選是在固、液、氣三相中完成,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物理化學過程。影響煤泥可浮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煤泥性質、浮選工藝、礦漿濃度、藥劑制度等。采用一次浮選工藝時,一般通過改變操作參數來調整煤泥浮選效果。對中等以上可浮性的煤泥來說,采用一次浮選工藝,浮選精煤不但可以達到產品質量要求,而且浮選產率較高;但對于難浮或極難浮煤泥來說,采用一次浮選工藝很難達到產品質量要求,即使達到產品質量要求,精煤產率也很低,嚴重影響企業(yè)經濟效益。因此,呂臨選煤廠考慮對煤泥進行二次浮選,即一段尾礦不再浮選,直接作為尾礦排入濃縮池,前三室的精礦進入后兩室再次浮選,以加強精礦泡沫的二次富集作用。
2.2
浮選設備
在二次浮選改造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生產現(xiàn)場的浮選機布置存在以下問題:
①前三室與后兩室的高差過小,導致前三室的精礦無法順暢進入到后兩室,“冒料”現(xiàn)象嚴重,故二次浮選無法直接實施;
②精礦濃度偏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稀釋水才能進行精選,而現(xiàn)場設備無法滿足要求;
③精礦泡沫偏多,不僅影響精礦流動,還易在精礦槽中堆積,造成“冒料”問題。為此,對浮選系統(tǒng)的噴水和相關管路進行了相應調整,具體如下:
(1)從高壓循環(huán)水泵引出一條50mm的管道接入4臺浮選機的前三室精礦槽,并增設一定數量的噴嘴,使水流呈片狀噴下,用于消泡和稀釋精礦。
(2)在連接前三室精礦槽與后兩室精礦槽的管道上增設高壓噴水管,用于消除精礦流動造成的泡沫積聚問題,解決“冒料”和精礦流動不暢。
(3)在前三室精礦槽的溢流口下部安裝200mm的管道,以將精礦導入第四室。
改造后的浮選系統(tǒng)具有以下優(yōu)點:
①充分利用原有設備對煤泥進行二次浮選,無需額外的設備投資;
②只需引用系統(tǒng)循環(huán)水對精礦進行稀釋,投資較少,幾乎不增加設備運行成本;
③改造后浮選系統(tǒng)實現(xiàn)一次浮選與二次浮選的靈活切換,在滿足浮選精煤灰分的基礎上,通過調整二次浮選的浮選機數量就能提高尾煤灰分。改造前后浮選系統(tǒng)原則流程如圖1所示。
2.3
改造效果
浮選系統(tǒng)改造完成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使煤泥浮選效果明顯變好。當浮選入料濃度在110g/L左右時,對改造前后的浮選生產數據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浮選精煤灰分下降至9.28%,可滿足產品質量要求;浮選尾煤灰分從原來的42.13%提高到56.74%,避免了煤炭資源的浪費;浮選精煤產率提高了8.09個百分點,折合總精煤產率提高1.60個百分點(按浮選精煤占總精煤20%計算),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據統(tǒng)計,浮選系統(tǒng)改造后,雖然浮選藥劑用量約增加20%,但浮選入料中粗顆粒浮出數量增多,可改善加壓過濾機工作效果,使其處理能力增大,產品水分下降,可相應減少低壓風機的開啟數量,節(jié)約一定電能。
3
結語
為解決浮選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呂臨選煤廠通過研究分析,充分利用原有浮選設備,通過對噴水和管路進行相應調整,在不新增設備的情況下,將原來的一次浮選工藝改成二次浮選工藝,不僅滿足了選煤生產需求,提高了浮選工藝的靈活性,而且提高了精煤產率,為選煤廠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原文引自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