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查房,主任提問:維生素 B12 和甲鈷胺是否屬于同一藥物,能否相互替代使用呢?
頓時語塞,答不上來……
回去后趕緊查看相關藥品說明書,發現說明書也并未將兩者的關系講清楚。于是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發現其中大有文章。
什么是維生素 B12?
廣義的維生素 B12,特指一類含有鈷的復雜有機化合物(鈷胺素),其家族成員主要有氰鈷胺、羥鈷胺、腺苷鈷胺、甲鈷胺。這些藥物也在不同的時間應用于臨床。
而目前臨床常用的維生素 B12 特指氰鈷胺,四者的區別如下圖所示:
四者的鈷胺素母環結構是一樣的,不同點在于圖中紅色框中取代基團。
而不同的基團就構成了不同的鈷胺素:
氰基:氰基鈷胺素(氰鈷胺);
羥基:羥基鈷胺素(羥鈷胺);
5’ - 脫氧腺苷:5’ - 脫氧腺苷鈷胺素(腺苷鈷胺);
甲基:甲基鈷胺素(甲鈷胺)。
因此,目前臨床上使用的維生素 B12 和甲鈷胺盡管結構很類似,但并不是同一種藥物。
藥物性質差異
這四代維生素 B12 有哪些差異?
1. 催化活性:
研究表明:氰鈷胺、羥鈷胺沒有直接的生物活性,氰鈷胺屬于前藥,在體內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是體內維生素 B12 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
2. 口服維生素 B12 的藥代動力學特征:
口服維生素 B12 在小腸與轉鈷胺素 II(TC2)結合,吸收入血,轉運至個組織及腦脊液。維生素 B12 - TC2 復合物到達細胞后,以羥鈷胺形式釋放,細胞內轉化為甲鈷胺和腺苷鈷胺,最終發揮活性。
3. 甲鈷胺較氰鈷胺的優勢:
甲鈷胺可以不經過肝臟代謝,也不需要進行生物轉化,可直接發揮活性作用。肝功能損傷患者可優先選用。
甲鈷胺更易轉移至神經細胞的細胞器,促進髓鞘的形成較腺苷鈷胺作用強。
甲鈷胺是甲硫氨酸合成酶的輔酶。甲鈷胺優勢在于不僅能為甲硫氨酸的合成提供間接的甲基,而且還能直接提供自身攜帶的甲基。
市場上流通的維生素 B12 成分是氰鈷胺,氰鈷胺屬于前藥,在體內代謝生成甲鈷胺和腺苷鈷胺而發揮活性。
臨床如何用藥?
維生素 B12 說明書規定的適應證為:巨幼紅細胞貧血,神經炎的輔助治療。
甲鈷胺說明書規定的適應證:用于周圍神經病變和因缺乏維生素 B12引起的巨幼紅細胞貧血。(注意由于生產廠家的不同,與實際說明書可能存在出入)
有研究表明:在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方面,甲鈷胺臨床應用療效、安全性方面均優于維生素 B12。《2013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斷和治療共識》推薦補充 B 族維生素可改善糖尿病神經病變(證據等級 B 級),針對神經營養修復治療推薦甲鈷胺作為輔助治療。
同時有多項研究表明:口服甲鈷胺與肌肉注射維生素 B12 在治療因缺乏維生素 B12 引起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中療效相似。
綜上所述:當用于治療周圍神經病變時,甲鈷胺效果優于維生素 B12,因此不推薦維生素 B12 替代甲鈷胺。當用于因缺乏維生素 B12 引起的巨幼紅細胞貧血,兩者效果相當可以相互替代使用。
藥物禁忌證
盡管甲鈷胺及維生素 B12 在臨床廣泛應用,但是仍需注意其禁忌癥,臨床至少有三類患者應用這類藥物應格外注意。
當痛風患者使用此類藥物時,由于核酸降解加速,可迅速引起血尿酸升高,并誘發痛風發作;
當用于治療巨幼細胞性貧血時,由于其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低血鉀,因此必須在服藥 48 h 內復查血鉀水平;
從事汞加工行業人員,不能服用甲鈷胺類藥物。這是因為這類人員若大量服用甲鈷胺有可能會在體內形成甲基汞,進而可能會造成全身多器官的損害。(責任編輯:孫紫煙、lightningwing,
從事汞加工行業人員,不能服用甲鈷胺類藥物。這是因為這類人員若大量服用甲鈷胺有可能會在體內形成甲基汞,進而可能會造成全身多器官的損害。(責任編輯:孫紫煙、lightningwing,作者:吳金剛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