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一塊重要的濕地,是候鳥的家園。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到底是并世無兩的才子,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僅用寥寥數語,便揮毫出一幅壯麗的畫卷。此句中的彭蠡是何處?鄱陽湖古稱彭蠡、彭澤。
鄱陽湖像一個水瓢,接納了江西省內的眾多河流,這其中最大的一支,是江西人的母親河贛江。
在鐵路未臻發達時,鄱陽湖也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路線上的一個重要關節。
鄱陽湖是一個“過水性吞吐型湖泊”,在豐水期和枯水期的水域面積有明顯的差別“。
洪水季節,煙波浩渺,與天無際;枯水季節,湖面萎縮,水束如帶,湖灘出露,黃茅白葦,曠如平野,只余出鷹泊小湖。這種時令性的水陸交替的特殊景觀,為湖灘草洲濕地生態系統的發育提供了良好條件,成為珍禽、候鳥的天然樂園。 鄱陽湖有鳥類20目76科234屬460 種,占中國鳥類的31.83%。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1種。
鄱陽湖是候鳥的家園,也是人的家園。世代居住在湖區的人們賴湖為生,欣賞湖光山色的文人墨客留下動人的詩篇,鄱陽湖更幾度成為戰場,見證了水戰的激烈,這一切都賦予了鄱陽湖濃重的人文歷史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