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西楚烏江。"烏江地處蘇皖兩省交界處,面積150.94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61302人(2017年)。為八百里皖江第一鎮,是安徽面向長三角的東大門。
烏江鎮位于和縣東北隅,距縣城21公里。面臨長江,與南京、馬鞍山市形成鼎足,素有金陵門戶之稱。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項羽終不肯過江東, 于烏江自剔,結束了楚漢之爭, 烏江也因此名揚天下。項羽死后,當地曾為其修筑了 “衣冠冢” 。
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命名烏江項羽廟為 “英惠廟” 。歷代屢經修茸與擴建,有正殿、青龍宮、行宮、水靈富等共99間半。殿內有項羽、虞姬、范增等人塑像井有石獅、早船、鐘、鼎、匾、碑等文物。唐宋詩人孟郊、杜牧、蘇舜欽、陸游、王安石、李清照等均有題詩。后屢遭兵賽,大部建筑物被毀。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塑霸王像。懸 “拔山蓋世” 匾額,并有楹聯曰"山襟水帶,虎嘯龍吟” 。
小鎮街道縱橫, 建筑多呈低矮的深巷, 青石板的路面,狹窄而長, 鎮上商業發達, 有棉花行、米行、商店、茶館、客校等近百家。烏江是千年古鎮, 文化底蘊深厚,是唐代著名詩人張籍,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張孝祥、張孝伯、張即之,以及當代草圣林散之的故鄉。
烏江區位優勢顯著,坐擁長江黃金水道,兩個碼頭通江達海,三條省道穿境而過。距馬和汽渡6公里,安徽省北沿江高速10公里,南京長江三橋20公里,馬鞍山長江大橋30公里,江寧錦文路過江隧道5公里(規劃建設),南京地鐵S3號線寧和城際一期高家沖站6公里,二期貫穿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