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標題 bcdef
截至目前,新區國家級研發中心達到417家,這些研發機構堅持京津冀一體化創新導向,直接聚焦產業需求,正成為產業升級轉型支撐平臺、重大成果轉化平臺、優秀人才聚集平臺、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平臺。
請輸入標題 abcdefg
北京大學創新創業基地已在濱海新區揭牌,這是繼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后,北大在新區建立的又一創新載體。而由清華大學設立和運營,清華大學與濱海新區聯合建設的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項目正在中新天津生態城緊張建設,預計年內基本建成;中國科學院天津智能識別產業研究院、中英生物醫藥技術轉化與產業化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也已開建。
此外,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正在北塘企業園緊張建設中。作為京津兩地合作的一個高端平臺,到2018年該園區起步區基本建成,將聚集一批創新企業,到2020年建成若干創新社區和特色產業基地,最終建設高端創新要素聚集、產業特色鮮明、可持續發展的國際一流科技研發和成果轉化園區。
“借力京津冀,目前濱海新區已先后建成20家全建制科研院所,促進了京津冀高科技成果在新區落地轉化和產業化。”濱海新區科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每年由新區和各功能區財政投入15億元,專項用于打造科技型服務平臺建設和中小企業發展。
截至目前,新區經認定的國家級研發中心總量達417家,主要分布在高科技及新興產業領域,其中生物醫藥領域80余家、電子信息領域70余家、先進制造領域60余家、新材料與新能源領域50余家、節能環保領域近30家。這些研發機構的建立大多來源于研發實力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或龍頭企業。
“當前,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上升成為國家戰略,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北京科研成果的引進力度,為科技企業孵化器聚集高端創新資源。”新區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區將搭建高水平的聯合中試基地、產業創新中心、技術轉化基地、創新戰略聯盟等平臺,促進京津兩地科技創新資源和成果的開放共享,或以協會、聯盟形式整合京津冀創新平臺,為三地科技創新資源流動提供便捷渠道。同時,推動京津兩地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合作、流動、差異化發展,促進孵化項目的異地加速成長。并以天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契機,京津聯合設立離岸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促進京津冀科技計劃對全球開放,在自貿試驗區實現資金、設備和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方便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