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妙,漢桓帝劉志的第三任皇后,她雖然貴為后宮之主,但卻很少受到皇帝的寵愛。竇妙深知皇帝不喜歡自己,所以一直卑躬屈膝、謹小慎微的生活。
漢桓帝去世后,她榮升為皇太后,手中有了實權(quán)的她與父親竇武一塊擁立劉宏為帝。漢靈帝劉宏即位后,竇妙開始臨朝聽政。這一時期可謂是竇妙人生最高光的時刻。
然而,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凡事到達了一定的高度就會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在宮中這個龐大冗雜的環(huán)境里,各方勢力明爭暗斗,兇潮暗涌,稍不留神就會萬劫不復。
建寧元年,父親竇武多次上書謀誅宦官,因竇妙優(yōu)柔寡斷,導致事情泄露,竇武被殺。竇妙受到連累,被軟禁于南宮云臺,自此竇妙的人生跌入低谷。熹平元年竇妙去世,葬于宣陵。
竇妙,扶風平陵人,今陜西省咸陽市。她出身官宦世家,父親是大將軍竇武 。有著良好出身的竇妙在延熹八年(165年)被選入宮中并封為貴人。
也是這一年,漢桓帝廢黜了他的第二任皇后鄧猛女。此時,漢桓帝想立自己最寵愛的采女田圣為皇后。然而因為田圣出身卑微,所以大臣應(yīng)奉和陳蕃極力勸誡不可為之。
同時力諫竇妙為皇后,理由是竇氏出身高貴,有母儀之風,她才是皇后最合適的人選。看著朝臣苦口婆心的勸諫,無奈之下漢桓帝只好答應(yīng)立竇妙為皇后。
成為皇后的竇妙雖然地位尊貴,但并得不到漢桓帝的寵愛。漢桓帝寵愛的仍然是田圣等人。
田圣及其受寵的嬪妃仗著皇帝的寵愛并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在她們眼里一個不受皇帝待見的女人即使身份和地位再尊貴又能如何? 她根本給她們造不成任何威脅。
如此一來,身為皇后的竇妙有氣沒處撒,只有忍氣吞聲,強壓怒火,把積怨深深埋入心底,這皇后當?shù)每烧姹锴?/span>
就在這種情況下,漢桓帝又將田圣等九名采女晉升為貴人。竇妙看了表面上不動聲色,裝作大度的樣子,但背地里早已氣得七竅生煙。
永康元年(167年)冬天,漢桓帝病逝。竇妙被尊為皇太后,竇妙隨任命父親竇武為大將軍。
因漢桓帝無子,竇妙和父親商量后決定立解瀆亭侯劉宏為帝。于是竇妙派大臣迎接劉宏繼位。建寧元年(168年)正月二十一日,劉宏即皇帝位,是為漢靈帝。
漢靈帝即位后,竇妙臨朝,并命陳蕃和竇武共同輔佐朝政。
此時的竇妙站在了權(quán)利的巔峰,她終于可以發(fā)泄心中的積怨,可以為所欲為。于是她把之前最受桓帝寵愛的田圣殘忍的殺害了,但她并不滿意,忌妒、殘忍讓她失去了理智,她要把漢桓帝所寵幸過的女人全部殺干凈。最后在大臣管霸和蘇康的苦苦勸說下才算作罷。
竇妙寵愛漢桓帝的乳母趙嬈等女尚書,形影不離。朝臣曹節(jié)、王甫為了討好竇妙,便與趙嬈勾結(jié),來博得竇妙的信任以此加官進爵。此事引起了竇妙父親竇武、陳蕃等人的不滿。
竇武請求竇妙誅除所有宦官,竇妙不許,竇武又請求竇妙誅殺曹節(jié)等人,竇妙猶豫未決。陳蕃也多次上書請求處置曹節(jié)、王甫、趙嬈等人,竇妙不聽且將奏疏隨意擱放,導致誅殺宦官的圖謀泄露
建寧元年(168年)九月,曹節(jié)等人先下手為強,他們假傳漢靈帝圣旨,誅殺逆臣竇武,隨后竇武被殺,竇武的家人都被流放到偏遠地區(qū)。失勢的竇太后也被遷居南宮云臺。此時的竇妙雖名義上仍為皇太后,實則是被軟禁起來了。
建寧二年(169年)初,漢靈帝迎親生母親董氏入宮,稱孝仁皇后,居住于永樂宮。
竇妙的父親竇武雖然被誅殺,但漢靈帝念及竇妙援立自己為帝的功勞。在建寧四年十月初一日,親自率領(lǐng)群臣到南宮朝拜太后竇妙。之后,供養(yǎng)資奉比以前有所增加。
熹平元年(172年)六月,竇妙的母親去世的消息傳來,竇妙傷痛不已,憂郁成疾,于同年七月病逝,與漢桓帝合葬于宣陵,謚號桓思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