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變(可理解為“老化”)、頸椎骨刺增生、頸椎關節、韌帶松動、錯位,刺激或壓迫了神經根等組織而發生的一種臨床綜合癥候群。是頸椎病最常見的類型,約占頸椎病發病的60%,一般多發于中老年人群,其中又以男性患者居多,但近年來已有年輕化趨勢。
主要原因:椎間盤和椎體的退行性改變,導致頸椎間盤側后方突出、椎體間關節的增生、肥大等,使得其間走行的神經根受刺激和壓迫,而產生相應癥狀。
誘因:在患者頭部姿勢或上肢活動不當時,亦或突然牽拉到受壓迫肢體,可能會誘發或加重疼痛,產生閃電樣銳痛。
根性痛是神經根型頸椎病最重要的臨床表現,有時甚至是唯一的臨床表現。根性疼痛癥狀表現為頸、肩、臂部疼痛、麻木及腕部、手指放射痛,且其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具體表現為頸椎旁疼痛、頭頸不能活動,頸背肌肉痙攣疼痛,時常打噴嚏,劇烈的咳嗽,有時深呼吸都會加劇疼痛等。
除此之外,患者在平時還會感覺身體麻木,酸痛。
1、非手術治療
目前神經根型頸椎病以非手術療法為主,絕大部分的的病人可以治愈或好轉。牽引療法再配合合適的頸圍制動也有明顯效果;配合專業的手法按摩也可起到一定的放松和緩解作用,但一定要請臨床經驗豐富、操作輕柔的正規醫師操作,切忌粗暴操作,否則容易引起意外,尤其是頸椎椎管狹窄和以骨刺增生為主的病人更要小心。
2、手術治療
目前,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患者需要手術治療,凡具有以下情況者才考慮手術:
經正規非手術療法3個月以上無效,而且在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所見及神經定位檢查一致的病人;
進行性肌肉萎縮及劇烈疼痛而診斷明確者。
施柏恩康復醫療中心再次提醒大家,頸椎手術對人體創傷很大,術后恢復也是大問題,在有選擇的情況下請盡可能非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