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隸書技法是高校美術與設計學院書法學專業(yè)課程體系中的專業(yè)基礎課。對隸書體勢的把握是學習隸書技法的關鍵,書法學高校教師應該站在學術的前沿,引導學生在準確臨摹的基礎上提高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個性,創(chuàng)作出具有時代特色的隸書作品,實現(xiàn)高等書法學隸書教學的課程教學目標。
關鍵詞:隸書;體勢;書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1-0187-02
隸書技法的學習是高等書法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通過對古代不同風格的漢代隸書作品進行系統(tǒng)大量的臨摹可以使學生對隸書的發(fā)展有一定的宏觀把握,提升學生的線條質量,對隸書體勢做到全面的理解,最終能夠在臨摹的基礎上,借鑒古人,嘗試性地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
一、大學本科階段對隸書體勢概念的梳理
書法學專業(yè)的本科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對隸書的接觸主要是《乙瑛碑》《曹全碑》這些耳熟能詳?shù)慕浀渑R本。臨摹時也帶有功利性目的,只是為了考上大學,甚至好多考前班教的學生寫出來的字都是一個模子,缺少生命力,眼界也很狹隘。進入大學之后,書法作為自己的專業(yè)必須做系統(tǒng)的梳理。就隸書技法課程而言,主要學習隸書的發(fā)展脈絡及規(guī)律,熟悉隸書技法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并能對不同風格的漢代隸書作品進行系統(tǒng)大量的臨摹。然而,要想寫出具有時代特色的隸書作品就必須對隸書的體勢進行很好的把握。
“體”“勢”“體勢”是中國古代哲學和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古今學者多以此來論畫、論書、論文?!皠荨钡拿缹W意義最早見于中國書法文化中,如崔瑗的《草書勢》、蔡邕的《篆勢》《九勢》等。對隸書的把握不能只見其形,不見其勢,“勢”是體現(xiàn)藝術生命力的重要方面?!绑w勢”就是指結構的力度、趨向和情態(tài)。對隸書體勢的把握是掌握好隸書技法的關鍵,也是本科教學內容的重要部分。
一幅好的隸書作品既要符合一定的法度,又要呈現(xiàn)不同的態(tài)勢,“法”是“勢”的基礎。隸書創(chuàng)作要想化古出新必須在“得法”的基礎上方可得其“勢”,但對隸書體勢的掌握不能拘于法度,要依勢變法,法也要做一定的變通。隸書創(chuàng)作要做到從心所欲而不愈矩必須在大量的臨摹的基礎上方可達到。書法學專業(yè)的學生要從“基礎”培養(yǎng)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的臨摹能力,在掌握法度的基礎上加強書法的創(chuàng)作能力。
在高校書法學專業(yè)的教學中對隸書體勢的掌握一般安排在第一學年,讓學生在獨立進行隸書創(chuàng)作課程之前就能夠對古代各種隸書體勢熟練掌握。高校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大量臨摹隸書字帖。
二、隸書體勢技法實踐課教學
?。ㄒ唬┯伞肮P勢”到“體勢”的學習
筆勢主要指筆法,也就是通過手法的驅動形成筆畫形態(tài),從筆畫的形態(tài)中我們也能夠把握筆勢的運動過程。每一種書體都有其獨特的“筆勢”。就隸書而言,上承篆籀之法,下開楷書之門,其筆法原則仍然以中鋒用筆為根本,線條要求“存筋含骨”的質感。
隸書的用筆要有輕重急徐、方圓逆順、提按頓挫、藏鋒露鋒、翻轉捻絞等變化,這種變化可以造成每一個字、每一個點畫呈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勢。正如沈尹默在《書法論叢》上所指出的:“從結字整體上來看,筆勢是筆法運用純熟的基礎上逐漸衍生出來的,筆意又是在筆勢進一步相互聯(lián)系、活動往來的基礎上顯現(xiàn)出來的,只有三者都具備在一起中,才能稱之為書法?!盵1]書法作品要想表現(xiàn)出強烈的藝術生命力必須有筆勢和體勢的相互統(tǒng)一。
高等院校書法學隸書教學分4個階段,前兩個階段為“常識學習”階段,主要是循序漸進的學習一下基礎課,圍繞經典碑帖來研究隸書的筆勢、體勢。具體而言:點的體勢可以分為三角形、方形、不規(guī)則形等變化,一般情況下,上部的點體勢向字的中心靠攏。如《石門頌》的“年”。中部的點主要起著點綴的作用,使得結構的中部顯得空靈,多點有著高低、大小、長短、粗細、斜正等變化。下部的點一般是對結體做最后的調整,末筆一般偏長或偏重,用來穩(wěn)定結構的重心。左邊點和右邊點主要起著配合和點綴的作用,勢向內部或結構中軸。橫畫是隸書最具特色的筆畫,用筆是最為豐富的,形與勢一般比較張揚。不帶波尾的橫畫通常起著從屬的副筆作用。上仰橫有著上拉的體勢,大多給人一種上緊下松的結字造型。下俯橫一般不做主要線性使用。平橫起協(xié)調、平橫、分割作用,較少用于主筆。波畫的用筆最為豐富,以圓筆為主的波畫一般沿用大篆筆法,波尾上揚,古樸自然,不刻意于形態(tài);以方筆為主的波畫,強調蠶頭燕尾的提按頓挫,也有時會弱化波勢,以平和的筆意書寫。隸書的豎畫不會太直,而是寓曲于直中,正如劉熙載所說:“書要曲而有直體,直而有曲致?!盵2]石門頌中的“豎”會有露鋒的用筆,但不可太尖銳。還要注意因筆勢產生的線條中斷的變化和首尾粗細、鈍銳的對比。
由以上分析可得知,每一種點畫都有其獨特的筆勢,如長短、曲直、粗細、斜正、俯仰等。書法學專業(yè)的學生必須理解筆勢的含義,然后用之于實踐。只有對隸書具體筆勢進行深入的研究才能把整個字的體勢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
?。ǘW生對隸書體勢的掌握不局限于某一種特定的藝術標準而注重個性的培養(yǎng)
大學階段的隸書學習會出現(xiàn)不同的風格類型,而這些不同的風格類型是由各自特殊的體勢造成的。本科階段的隸書教學在全面了解不同碑刻的同時還要進行一個提升的練習。根據(jù)每一個同學的喜好,因材施教,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不同風格的隸書來作為他們進一步研究的重點。如端莊典雅、法度森然的《乙瑛碑》《禮器碑》;飄逸秀麗、灑脫舒展的《曹全碑》《韓仁銘》;厚重樸拙類的《張遷碑》《西峽頌》等。
例如,在大二隸書技法提升練習的時候有的學生會選擇法度嚴謹、端莊肅穆的隸書類型。這一類隸書體勢的變化相對保守一些,因為它是正規(guī)廟堂書風的典范,是官方主流正體的代表。學生在學習這些隸書的時候,要深入剖析其體勢特征,了解其結字原理。總體而言,主要是重心平穩(wěn)、顧盼有情、變化生動、虛實對比。如《禮器碑》中的“君”字的第一筆橫畫和最末一筆橫畫用弧形構成的寰圖之中,各橫畫或收或放,都和諧于這上下兩筆。 再如,許多學生會選擇厚重樸拙類的隸書,這一類寓陰柔之美于陽剛之勢中,多是非官方主流風格的代表。像《張遷碑》或者摩崖一類的《西峽頌》《石門頌》等。它們在結字和用筆上不受拘束,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盡顯其自然書寫的情性和個性。如《石門頌》字隨石勢,參差錯落,縱橫開闔。“公”字,處理極為大膽,捺向右上方飛起,與向左下取勢的撇相呼應。“截”字在體勢上做疏密處理,捺寫的極其短小,字形別趣。
高校書法學教師其教學的最終目標不是把每一個學生都培養(yǎng)成書法家,而是通過我們的努力避免成為一名“書匠”,要引導學生精心研讀,體會古人書寫的妙處所在,發(fā)揚自己的書寫個性。因勢利導,促進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新。
?。ㄈ┯柧殞ψ痔P勢、體勢的準確臨摹,提高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新力
創(chuàng)新是藝術的核心所在,大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最為活躍的階段,他們善于接受和吸收新鮮事物。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傳承與創(chuàng)新,因此,高校書法教師應該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啟發(fā)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潛能,提升大學生的書法創(chuàng)新能力。
在隸書教學中,可以在準確臨摹的基礎上,利用處理藝術美感的重要手段,在體勢上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新。如對偏旁或部件采用伸縮或錯位的搭配,調整疏密的關系,形成強烈的視覺反差,增強其拙趣感。中國文字的形成是“進取諸身,遠取諸物”[3],我們在處理隸書體勢時也要考慮到造字的原理?!耙咀尅币策\用的比較廣泛,如“親”字,左邊的“親”上寬下窄,形態(tài)比較活躍,體現(xiàn)了一種主人迎賓的風度。右邊的“見”字上窄下寬,體勢向左揖,線向右伸展,體現(xiàn)了賓客對主人的恭敬態(tài)度,一種和諧的人情味躍然紙上。
一副好的書法作品需要學生大膽的想象力和教師的鼓勵。尤其是一些摩崖類隸書石質粗糲,因勢鑿刻,字形體勢也多呈不穩(wěn)定狀態(tài)。學生多臨寫,總結其字勢中的大小、開合、粗細、斜正、疏密等組合技巧,活學活用,讓字體各顯其態(tài)。
筆勢生體勢,體勢生篇章。書法學專業(yè)的學生進入大三以后要具備獨立創(chuàng)作的能力,一副作品體勢的變化狀態(tài)取決于整體的需要,如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對比、互讓、騰挪等。就隸書而言,規(guī)整的結字所形成的布局形式也是有條理的;相反,奇異的結字所形成的布局形式也是交錯多變的。高校教師必須要讓學生解放思想,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大膽的去創(chuàng)作出超越過去、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書法作品。
三、由技入道,從隸書體勢中感受漢字的文化內涵
“由技入道”是書法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作為書法學專業(yè)的學生還應該具備均衡的知識結構,包括對中國書法史的認識、書法美學、書法批評的了解以及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入探討等。只有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既具有鮮明個性又具有時代氣息的書法作品。
以學養(yǎng)縱其勢,隸書作品是否得勢也與個人的造詣有關,要出神入化,然后得心應手,充分表現(xiàn)出勢。因此,書法中的文化內涵可為更好的掌握隸書體勢如虎添翼。“書法創(chuàng)作是一種文化行為。任何文化行為要向崇高境界邁進,固然與書家先天的稟賦、氣質有極大的關系,但同時也要與書家后天的文化積淀、道德修養(yǎng)密不可分?!盵4]
目前,書法專業(yè)的學生在高考中文化課成績比較低,高校的專業(yè)教師必須站在學術的前沿,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要求學生多讀書,做一定的文化積累,只有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才能有更大的發(fā)展?jié)摿?,而不做“書匠”。書法藝術要深植于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創(chuàng)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參考文獻:
〔1〕〔4〕沈尹默.書法論叢.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
〔2〕劉熙載.藝概?書概.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7.
〔3〕許慎.“說文解字?序”.歷代書法論文選續(xù)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
?。ㄘ熑尉庉?徐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