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前段時間,看了一個電視節目,是關于一代鷹王的長成。老鷹的成長史,真的是一段充滿血淚的歷程。剛出生幾天的幼鷹,就要學習飛行從母親的嘴里搶肉吃。學習飛行是每一只幼鷹的“劫難”,母鷹把一只只幼鷹推下懸崖。很多幼鷹因此喪命,成功的小鷹成為新一代的“王者”。
《達爾文進化論》里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不管是人還是動物,都要遵循優勝劣汰的自然規律。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面臨的各種競爭都非常激烈,孩子各種能力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
有心理學家指出,具有良好生活適應能力的孩子,長大以后獲得成功的機會更多。快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具備這些良好的品質。
1、有理想。
馬云說,“第一,要有夢想。一個人最富有的時候是有夢想,有夢想是最開心的。第二,要堅持自己的夢想。有時候傻堅持比不堅持要好得多。”
大人總是喜歡問孩子,“長大了想要做什么呀?”孩子的回答總是千奇百怪,這就是孩子心中理想的種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接觸很多新鮮事物,也會自然而然地萌發理想。我們經常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但是理想還是很重要的。理想就是前進路上的那盞燈,你向著光明努力,也許能夠實現呢。
所以,如果孩子的理想是比較合理的,家長就應該給孩子以支持。孩子的理想需要家長的引導、培養和扶持。美好的理想推動孩子不懈地努力,孩子就會猶如雄鷹展翅翱翔。
2、有毅力。
上個世紀20年代,一個叫里根的11歲男孩,踢足球打碎了鄰居家的玻璃。為了賠償鄰居家的玻璃,他每個周末都要外出打工。足足半年的時間,他才還清。這個小男孩就是美國前總統里根。
很多成功的人,他們的成長都是非常坎坷的,沒有誰會一直一帆風順。愛迪生就曾經說過:“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樣有價值”。他就是憑著這樣不服輸的精神,才有了后來偉大的成就。所以,如果孩子特別有毅力,就為成功奠定了基礎。
就像那些學習飛翔的小鷹一樣,孩子終究是要離開父母,去外面的世界闖蕩。我們要經常對孩子進行失敗教育和挫折教育,讓他們成為有堅強品格的人。
3、有教養。
教養是一個人思想品德的基礎。很多家長很注重孩子的身體健康,注重孩子的智力發展,卻不注重孕育孩子的修養。一個人有教養,才能成為受別人歡迎的人,別人才愿意和你交往。一個有教養的人,自信心更高,人際關系更好。
教養不僅僅包括品德,還是一種強大的人格魅力,是所有成功者必備的素質。孩子待人接物的日常行為,一旦形成就很難更改。生活教育如何,直接關系到一個孩子的教養怎么樣。所以建議家長們,從日常生活中,我們陪伴孩子成長,更有要為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準則。
4、講誠信。
如果孩子說謊了,你會怎么做?有的人可能覺得沒有什么,也有的會嚴厲地批評孩子。從小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會教育我們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因為誠實守信是我們立足社會的根本,是最基本的道德品質。
“老賴”子女被學校拒絕錄取,明星學歷造假“翻車”。你的不誠實,會讓生活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危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給孩子創造講誠信的環境,讓孩子健康成長是大家的責任。
父母首先要做孩子的榜樣,也許因為某些原因,你會不得已說謊。但是不要忘了,你身邊還有一雙天真無邪的眼睛在看著你。多給誠實的孩子以贊美,讓他們知道錯并不可怕,勇敢地承擔責任才是上策。當然如果孩子說謊,適度合理的懲罰也是可以有的。
孩子的生活空間越來越廣闊,他們的人際交往越來越復雜。總有一天,我們會無法為他保駕護航,孩子終究還是要靠自己去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