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網上流傳著一句話,叫做“物理的盡頭是數學,數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大家相信嗎?
比如說流傳最廣的,牛頓在晚年不研究科學,反而開始研究起了神學。
但是這句話,往往是最不了解牛頓的人說的,為什么?
首先咱們說物理的盡頭是數學,其實這句話是對的。因為現在的情況就是物理界一直緊盯著數學界,一旦數學界有了什么新的發現、新的公式,物理界就往里面套。
伽利略搞的運動的分解力的分解,應用到的平行四邊形法則,數學知識用的是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而歐幾里得是公元前的,已經兩千年。
伽利略
開普勒的行星三大定律,運用的也是解析幾何中橢圓的知識,講圓錐曲線的是《圓錐曲線論》也是公元前,也有兩千年了。
說個近代的:
陳省身先生1946年提出纖維從理論,70年代后被楊振寧用在了規范場理論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也是先有的數學理論,再有的物理理論。
所以說,物理的盡頭是數學,這句話不假。而數學歸于哲學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 是哲學歸于科學還是科學歸于哲學,這個不好說。
楊振寧物理方面的成就,也是以數學為基礎的
當時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是屬于哲學的范疇,那個時候的神學和科學也都是朦朧的哲學主義。直到到了黑暗的中世紀,古希臘古羅馬的文明幾乎被完全毀滅,而唯一的知識火種,是通過教會保存下來的。
教會所宣傳的當然就是神學,那保存下來的知識,哲學、科學也就都成了神學的附庸。
那段黑暗的中世紀是學界最災難的年代,直到后來的文藝復興之后,宗教改革之后,西歐才誕生了近代的文明。
慢慢的發展演變,科學、神學、哲學也開始慢慢的分開,在牛頓之前的年代里面,科學家往往身兼數職,即是哲學家、又是神學家,又是科學家。
闡明牛頓三大定律的,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認為,他所研究的“物理學”是有關世界本源的學科,是自然哲學的深化。
而牛頓之所以偉大,不僅僅是因為他在物理學和數學上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機械論世界觀,把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牛頓的野心不僅僅局限于建立某個學科,精通某方面的知識,而是建立一套解釋全世界的理論體系。這也是為什么牛頓晚年潛心研究哲學與神學。
此外還有一位數學家叫做笛卡爾,他在數學系的成就是建立了數學坐標系,但是當時笛卡爾在那個時代的身份,不是數學家而是哲學家,他既建立數學坐標系,也是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學家。
而笛卡爾晚年去講學,講的也不是數學而是哲學......
還有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晚年的研究方向是“大一統理論”。這個理論企圖構建一個能解釋所有基本物理現象的理論體系,但是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
當時愛因斯坦發現廣義相對論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顛覆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讓人們了解到時空并不是單一不變的,不過他倒是沒有像牛頓一樣去研究神學,換句話說,愛因斯坦的理論最開始是物理,后來才變成了哲學。
但是現代科學技術已經高度發達,人們在物理、數學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層次,但是要是想向牛頓一樣把這些知識整合起來將會十分的復雜、困難,甚至會出現人們所不理解的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