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沒有可能,除非再次武力吞并。
首先,民族就不同。德國是德意志民族,屬于日耳曼人的分支,而波蘭人則為斯拉夫人的后代,所以不管是文字,還是語言,或是文化歷史都有很大的不同。德國就是合并什么國家,也不可能優先考慮波蘭。
其次,歸根結底還是有糾紛。對于波蘭,他們最痛恨的可能還是俄國人,因為波蘭在近代被瓜分亡國,基本上就是在俄國的主導下進行的。俄,奧,普對波蘭的歷次瓜分中,俄國獲得的利益最大,一度長期控制波蘭的首都華沙。拿破侖戰爭中,波蘭雖然短暫復國,但是很快就再次被俄國統治。一直到一戰之后,波蘭才再次獨立,但是波蘭獨立后,拿走了德國的西普魯士地區(波蘭走廊)和波茲南地區,使德國的東西普魯士分開了,這也為德國二戰入侵波蘭埋下禍根。
獨立后的波蘭可以說是士氣大振,甚至耀武耀威了,一方面對東邊的蘇俄采取軍事行動,一方面對西邊的德國也不依不饒,一下子得罪了兩個強國。以為盟國英法會罩著自己,但是最終還是因為自己的外交失敗,在二戰中給自己招來又一次滅頂之災。
最后,沒必要合并。德國雖然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重創,但是依舊在二戰后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目前仍然是世界第四經濟強國。德國雖然不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但是確是歐盟中最重要的一個力量,法德已經通過努力消除了歷史上的仇恨,德意志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想要達到的目標雖然沒有當年沒有完成,但是今天的德國早已成為世界強國,先輩們的夢想今天已經實現。德國已經沒有必要再用鐵與血去改變國家命運,去爭奪更多的土地。
普魯士主導統一的德國的出現,本身就是異數。
雖然神圣羅馬帝國存在歷史夠久,但是帝國的領土和勢力一直在中歐地區,波蘭所處的東歐地區,德意志人雖然有少量移民,但是并沒有占據主導地位。這片土地的第一個強權,是波蘭人建立的王國。
波蘭人在與普魯士人作戰的過程中,想到了請外援,于是居無定所的條頓騎士團就過來幫忙了,但不是白幫,他們要到了一張空頭支票:他們打下來的土地都歸他們。
是不是有點像東周天子給秦國開的空頭支票?
條頓騎士團花了半個多世紀,終于把這片土地征服了。波蘭國王后悔了,但是條頓騎士團他趕不走。
從此,條頓騎士團開始了與鄰為惡的過程,四面招惹鄰國,最終波蘭、俄國和瑞典一起動手,收拾這個躁動的國家。雙方打了很長時間,最后以條頓騎士團向波蘭國王效忠為結束。
之后普魯士消停了一段時間,直到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中,波蘭的翼騎兵最后一次拯救歐洲之后,普魯士也開始了崛起之路,在1701年,普魯士稱王,不再向波蘭效忠。此后,直到1795年,普魯士和奧地利,加上俄國,三次劃分波蘭,波蘭歷史上第一次亡國。
這像不像明朝的東北邊境的后金,先是稱臣,最后起兵反明,最終取而代之的故事?
普魯士后來聯合其他邦國,成立了小德意志,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波蘭在帝國領地內,備受欺凌。
俄國與德國在一戰中互為敵人,波蘭人被迫參加兩國軍隊交戰。一戰后,波蘭復國,德國損失的八分之一的領土,大多數都補償給了波蘭。這時,離波蘭亡國已經123年了。
原來的普魯士的宗主國復國了。
波蘭復國后,大國榮耀感作祟,號稱平獨鎮露。獨,說的是德國。露,說的是俄羅斯。
德國就像一只受傷的老虎在舔傷口,波蘭作為在法國的幫助下復國,自然而然投桃報李,成為了法國的盟國,對德國極盡監視,破壞之能事??梢哉f,德國最恨的,未必是法國,卻是波蘭。為何?法國好歹霸主余暉,敗在法國手里,德國不算冤枉。波蘭,算什么?竟然也狐假虎威,不把村長當干部?
二戰中,波蘭一共3000多萬的人口,死亡600多萬人,人口損失可謂慘烈,也因此與德國結下深仇大恨。
戰后,德國再次遭到肢解,損失的十多萬平方公里,成為現在波蘭的領土的三分之一。波蘭人也一不做二不休,把這片土地上的德國人全部趕走,財產全都沒收。
戰后,東德與波蘭同屬社會主義陣營,波蘭也大手一揮,說不要戰爭賠償了。后來東西德合并,經濟越來越好,波蘭日子不好過,就說今時非比往日,要德國賠償。德國說,我已經賠了900億美元了,不會再賠了?,F在這官司還在扯。
所以,德國和波蘭不存在統一的基礎,何況歷史遺留問題一大堆,在波蘭,說到德國,就如同在中國提到日本一樣,都是敏感詞。如果再提到合并的事,等于是相當不禮貌,類似于挑釁,需要進行決斗來獲得公正裁決的事。
有!只要美軍撤離德國,德國很可能再次吞并波蘭!主要是波蘭這個國家很不是個鳥!在當年,其實在一開始,德國完全就不想去碰波蘭,因為德國當時不想禮蘇聯太近!他的首要目標是收拾英法,因為英法的海軍力量很強,會威脅到德國海運的原材料進口。但是波蘭卻主動去招惹德國,比如,德國占領蘇德臺,波蘭轉身也出兵捷克占領捷克。除了二戰,在歷史上波蘭也都不是善茬,他們與烏克蘭人,沙皇俄國都打了幾百年的仗。波蘭歷史上也是侵略成性的!
現在,波蘭人似乎又有點不長記性,又開始向德國尋釁,比如要德國追加二戰時期的戰爭賠償!德國是受限于美國的七萬駐軍,否則真心有可能翻臉。
德國和波蘭永遠不可能合并,因為德國和波蘭民族文化不同,在歷史上還發生過戰爭,因此不可能合并。
1.德國雖然比波蘭強大很多,但是德國與波蘭屬于不同的民族,存在著語音、文化的差異,歷史上德國侵略過波蘭,可以說整個波蘭民族與德國存在著國恨家仇,所以兩國不可能合并。
2.除非德國像二戰一樣吞并波蘭,否則波蘭不會主動與德國合并。假設德國和波蘭一廂情愿非要合并在一起,那么歐洲有可能陷入新的戰爭。
3.因為德國現在是世界第四經濟大國。德國也是歐洲經濟的發動機。如果德國與波蘭合并就意味著德國的經濟實力超過日本,德國的綜合國力大幅度上升。德國不可能在過安分守己的生活了,德國一定會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4.德國與波蘭合并意味著德國在歐洲地區的國家實力進一步上升。那么英國、法國、俄羅斯等歐洲強國就將面臨德國的挑戰。因為德國的工業制造業是歐洲最好的,德國有能力在短時間內,利用德國強大的工業技術和雄厚的資金武裝自己,稱霸歐洲。德國完全有制造核武器的技術和能力。
5.所以,即使德國和波蘭要合并,其他歐洲國家和美國也不會同意,因為一個強大的德國會觸及其他世界發達國家在全球的利益。
還真不好說,不能只考慮兩國是不同民族,德國是德意志民族,波蘭是西斯拉夫民族,還要考慮兩國精英統治集團和精英階層,首先德國肯定對波蘭有領土的覬覦,因為二戰后德國被瓜分,普魯士地區也被肢解,普魯士的大部分給了波蘭作為補償,當然原普魯士地區德國人也都借口純正民族國家被趕回了老家德國,因此普魯士地區基本沒有德國人,所以德國人從心理上對普魯士作為帝國的和軍隊的衣缽有本能的想法,但現在歸波蘭,當然還有被蘇聯現俄羅斯占據的加里寧格勒地區,原先叫柯尼斯堡,據說是普魯士原首都,因此從德國人心理上對波蘭對普魯士還是有想法的。
但一個巴掌拍不響,波蘭精英層可不怎么喜歡俄羅斯,波蘭可以說是到處惹事生非的主,當然波蘭也曾經是地區強國,但后來周邊國家紛紛強大,波蘭處于四戰之地,北有強國瑞典,南有奧匈帝國,西有德意志帝國,東有沙俄,所以波蘭也是被三次瓜分,亡國一百多年,這些國家都把波蘭當作墊腳石,擦腳布,波蘭雖然是斯拉夫民族大家庭,但卻是叛逆的主,波蘭并不怎么親近俄羅斯,現在也是如此,我們知道斯拉夫民族大體都信仰東正教,而波蘭信的確是基督教體系,所以波蘭作為斯拉夫人覺得自己更歐洲,更文明,可看不起作為俄羅斯的老大哥了,再加上歷史上俄羅斯多次瓜分波蘭,所以這小弟就有了逆反甚至叛逆心理,你看希特勒殺了幾百萬的波蘭人,波蘭精英層沒幾個記仇的,確天天講卡廷慘案,卡廷慘案是蘇聯人要處決波蘭精英層,扶持波蘭社會主義政權,主要是波蘭精英層和軍官們幫助德國打蘇聯,極端仇視蘇聯,仇視斯拉夫民族的老大哥,至今這幾天新聞波蘭政府頒布法令,波蘭禁止對納粹集中營稱殺人滅絕等字眼集中營,對比作為猶太人的以色列提出抗議,所以你看現在的波蘭精英層和國家層面還是親西方,甚至親納粹的。
因此兩國合并可能性不好說
1、波蘭主要民族是波蘭(斯拉夫)人,是信仰天主教的國家,視耶蘇為波蘭國王。面積31·27萬平方公里,人口3795萬人,GDP產值4695億美元,人均產值12372美元。 2、德國全稱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日耳曼人),面積35.7萬平方公里,人口8110萬人,是歐盟中人口最多的國家。GDP產值3.87萬億美元,居世界第四。人均產值47719美元,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一。 德國與波蘭分屬於不同的民族,民族之間客觀上存在歷史恩怨情仇,顯然難以一笑抿恩仇,民族矛盾、經濟實力差距等等,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德國與波蘭根本沒有和平合併的可能…
短期而言,似乎沒有這種可能。歐洲國家太多,一個個都有非常強烈的個性,意見不統一,能夠結成歐盟已經非常不容易了,現在好像沒有國家合并的苗頭。
然而,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第三世界的高速發展,歐洲各國面臨世界性的挑戰,來自中東的,來自俄國的,美國的和中國的等等。歐洲各國的政治影響力和經濟影響力在下降。除了俄國,其他歐洲國家太小。比如實力雄厚的德國,其領土小于中國的云南省,也小于日本,人口才8200萬。法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面積也就與河南省相仿。其他更不用說了。當今世界,經濟發展需要大量投入,國家體量小非常吃虧而且受氣。歐洲一體化有利于歐洲各國對外采取統一口徑,維護共同政治經濟利益和對世界的文化影響力。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犯了罪,也吃了大虧,現在變成一個非常值得尊重的民主國家和愛好和平的國家。如果德國和波蘭合并,也不失為好事。假如奧地利,盧森堡,荷蘭,捷克,波蘭等國與德國合并,我倒是樂見其成。
不可能的原因大家都數的很仔細,補充一點。
從地緣戰略上,歐洲列國最大的安全威脅來自北極熊,德國支持北約東擴,就是解放自己不處在威脅的前沿,德國支持格魯吉亞和烏克蘭的反俄,就是給俄羅斯找茬添堵制造麻煩,消耗俄的實力和影響,從而減少自己的安全壓力。
當然,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德國和俄羅斯人口都存在老齡化和人口減少的問題。如果德國在將來已經不是現在定義的德國,信奉基督的日耳曼人被信奉安拉的德國人邊緣化,為了配合中東穆斯林對俄羅斯占領的需要,那時的德國人會選擇吞并波蘭,向東正教的俄羅斯宣戰,去實現伊斯蘭統一世界的偉大理想。只是這種可能性極低,從德國或歐洲政壇的變化形式就可以看出歐洲人的警醒和焦慮。
怎么會呢?難道真的要一笑泯恩仇嗎?請給個理由先。
夾在個性分明、民族色彩強烈的德國和俄羅斯之間,是上帝給予波蘭的宿命。它只能在二者'之間尋求平衡,可以都恨,也可以都愛,但就不能愛一個恨一個。他只能是兩鄰居的緩沖。
為保護好自己,波蘭的獨立思考的精神十分強烈,經常特立獨行。在歐盟體系內,由于人口眾多,地域算遼闊,所以一直以德法之外的第三極自居,妄圖當原東歐國家的保護國。但基于它以往的見異思遷、吃軟怕硬的劣根性,沒有幾個國家會真心倚靠它,尋求安全保護。它也常常因為國內黨派之爭,而不斷在國際上大失顏面,成為一個笑柄。
雖然德國從不把波蘭視為小弟,但也從未真的看得起,或重視一二。從德國寧可引進中東北非移民,也不開放波蘭打工者大量進入,就能看出,德國對波蘭還是有戒心的。
保持現狀挺好,三方都放心,世界也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