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在一個地方久坐的現(xiàn)代人,身體都會僵硬,所以想翹二郎腿或者是盤腿來克服,但是不正確的姿勢會導致骨盆的傾斜。會引發(fā)骨盆疼痛,或椎間盤突出等體型不對稱,尤其現(xiàn)代人有很多。腿部浮腫或者是下身肥胖,原因都是骨盆的傾斜。
骨盆上連接腰椎,下連接大腿,能夠支持軀干并且保護盆腔內的器官。
骨盆最常見的煩惱,就是“歪斜”。這主要是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造成骨盆的角度改變,包括前傾、后傾、左右高度不一和左右旋轉。
骨盆前傾:體態(tài)上表現(xiàn)為胸部、臀部凸出,乍一看前凸后翹,醫(yī)學上稱為“水蛇腰”,其實腹肌力量很弱,往后彎腰時可能會不舒服,容易腰疼。
骨盆后傾:骨盆后傾的人,看起來就沒那么美了。走路會讓人覺得很沒精神,給人駝背、垂屁股的印象,且容易出現(xiàn)頸肩酸痛。
骨盆左右高度不一樣:可能表現(xiàn)為“長短腿”。一條腿比另一條腿長一點點,正常站立時骨盆就像模特擺pose一樣,一邊高一邊低。
骨盆旋轉:如果出現(xiàn)旋轉,整個人可能都是處在一種向特定方向“擰巴”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一般是腹斜肌以及腰部肌肉左右伸縮有差異導致的。
1.總是朝著一個方向蹺二郎腿。
2.常用一只手來拎包或挎包。
3.站立時重心總是壓在一條腿上。
4.看書或上網(wǎng)時老是托腮。
5.左右肩不一樣高。
6.有點“O”型腿或“X”型腿。
7.大腿外側肌肉有些凹陷。
8.腰帶總是有要松脫的感覺。
9.眼睛、面頰或嘴角等位置左右不對稱。
符合一項以上者,就有可能骨盆歪斜。
1、經(jīng)常翹二郎腿:蹺二郎腿時,骨盆和髖關節(jié)由于長期受壓,容易酸疼,時間長了骨盆在不知不覺中就傾斜了。應該盡量避免久坐,每坐1小時就要起身活動活動。長期坐著的人也要保持正確的坐姿,腰部挺直,膝蓋自然彎曲,保持雙腳著地。
2、經(jīng)常背部彎曲:坐椅子的時候,有許多人習慣不坐滿椅面,然后用彎曲的背部直接靠著椅背;長時間維持這個姿勢,身體就會記住骨盆后傾的狀態(tài),并且把這個姿勢當成是正常的。
因此坐椅子時,應保持背部挺直,如果感覺到累,可以將座背調直,然后將整個背部貼上去,以維持骨盆和脊柱的正常位。
3、穿高跟鞋:穿高跟鞋使重心過度前移,造成骨盆前傾、脊柱彎曲增大,且對椎骨的壓力迅速增大,日積月累還容易導致腰痛和頸椎病的發(fā)生。因此,如果穿高跟鞋,最好不要超過5厘米。
4、背單肩包:背單肩包時為了防止包帶下滑,背包的肩膀會向上挺,并向內用力。長期如此,脊柱可能發(fā)生側彎,尤其是女性和正在上學的學生更要注意。
建議背單肩背包的人兩側交替著背或斜挎著背,不要總用一側肩膀。如果路途較遠,最好背雙肩包。
5、久睡軟床:過軟的床墊,會讓腰背部陷在床里面,軀干呈弧形,脊椎周圍韌帶和椎間負荷過重,時間長了容易引起腰疼等不適。
并且,骨盆向各個方向活動都會遇到阻力,翻身坐起時需要格外用力,對于孕產婦等骨盆穩(wěn)定性較差、肌肉韌帶較松弛的人來說,容易造成骨盆損傷。
對于骨盆傾斜,有些人覺得不痛不癢的,不會有啥大問題,其實并沒有這么簡單。骨盆歪斜引起的健康問題不可小覷。
1、脊柱側彎。骨盆作為脊柱的根基,骨盆發(fā)生歪斜,就會造成脊柱發(fā)生側彎。
2、影響生育。骨盆不正會造成子宮、卵巢形態(tài)變形,影響胎兒的生長發(fā)育,骨盆嚴重傾斜者,會造成胎兒畸形。
3、肩頸、腰背痛。骨盆發(fā)生變形會造成腰部神經(jīng)受到壓迫,影響血液流通,造成腰部、肩部疼痛。
4、便秘。骨盆傾斜會造成腸胃等器官發(fā)生扭曲,以致腸蠕動機能減弱,造成慢性便秘的出現(xiàn)。
蝴蝶式
蝴蝶式
先將臀部坐在墊子上,曲腿,雙腳腳底并攏,腳后跟盡量靠近會陰,雙手抓住兩腳腳尖部分,膝蓋盡量貼住瑜伽墊。動作進行過程中,背部挺直,雙膝有節(jié)奏地上下震動,保持2-3分鐘。
牛面式
牛面式
跪姿,手臂放松,右手臂高舉過頭,彎曲手肘。左手從背后和右手相扣,如果兩只手抓不住,可以借助毛巾或者伸展帶,身體軀干保持中立,10個呼吸,緩慢松開放松肩膀,換另側重復練習。
樹式
樹式
山式站立,左腿保持平衡,屈右膝,把右腳腳掌放在左大腿根部,腳跟貼會陰。雙手在胸前合十,并穩(wěn)定幾秒找到平衡感。吸氣,手臂向上伸直舉過頭頂,保持均勻深長的呼吸,在這個姿勢停留1分鐘。
橋式
橋式
平躺在墊子上,雙腳掌著地,使小腿與地面垂直,同時向上拱起髖部,使大腿與地面平行,輕輕抬起你的臀部和背部,伸展你的肩膀,呼吸長且深,保持三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