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官場文化向來是充滿神秘和玄機的。破解此中的秘密。不僅能了解封建官場的險惡與爭斗。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強人們對官場和人性的本質認識,領悟人生致勝的竅要。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與競爭能力。古代官場復雜多變。龍蛇混雜。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為艱難。有鑒于此,人們對做官的學問十分重視,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數。遺憾的是。由于種種原因。人們對做官的認識總是失于片面,其觀點也是支離破碎。缺乏全面、系統、精準的本質論述。唐朝名相狄仁杰在歷史上是重要的人物,他不僅學識淵博。而且官至宰相。是愛國愛民的好官。始終得到人們的敬仰。狄仁杰所處的時代。正是武則天當權時期。當時酷吏橫行。人人自危。環境是十分險惡的。狄仁杰以其過人的謀略和他對官場的深刻了解。智斗酷吏來俊臣。說服心狠固執的武則天,解救蒙冤受屈的百姓。狄仁杰無一不是勝利者。這在時人看來實在不可思議。
一、明勢
1、對時勢有清醒的認識,是做官的第一要務
2、封建專制時代,窺測與逢迎上司的意圖是頭等大事
3、等級森嚴的上下級關系,是封建專制時代的一大特點
4、封建官場少有對錯之分。在此較真只會成為“害群之馬”
5、封建時代的上司多是言不由衷的
6、孤立無援,縱有大才大智也難有作為
7、讓他人接受自己,“平庸”也許是最好的方法
8、剛直不彎的前提是懂得保護自己
9、做官要有見微知著的能力,否則便是一種大的缺欠
10、若無力改變時勢,順應它便不會毀滅自己
二、立身
1、封建官場僅依靠業務技能突出無法高居人上
2、封建專制時代的最大不公是對無德之人的重用
3、建功立業反遭猜忌,封建統治者陰暗的心理
4、和實際利益相比,道德的喪失決不是獻媚者所在意的
5、誠信需要人人遵行
6、封建官場隱藏個性
7、有才學的人在官場上屢屢碰壁,源于缺乏深刻的認識
8、封建官場實行的是“人治”。選賢用能往往只是一句空話
9、做官總有幾個關鍵時期
10、不求近利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事
11、不朽的名聲是任何人無法封賞的
三、識人
1、養虎遺患是人生中的悲劇
2、以忠臣自居是小人的騙人伎倆
3、只有分清忠奸,才能取舍得當
4、有才無德之人的才能是不會用在正道上的
5、抗拒奸人一定要自身無邪
6、做官切不可因自身的缺點而誤人一生
7、識人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8、對百姓的態度如何。是考查為官者好壞的有效方法
9、奸人絕無濟世救民之心
10、做官的目的不同,決定了人們的作為差異
四、謀略
1、官場運籌帷幄。智者達千里
2、富貴要靠謀劃取得
3、與世無爭之人很難在官場中有所成就
4、違反官場規矩是為官的大忌
5、針對人的心理弱點,對他人展開攻擊,是小人常用的整人之法
6、謀求百姓大利應是為官之追求
7、安定的局面是鞏固權勢的根基
8、謀進要出奇制勝把握時機
9、官場切忌授人以柄
10、謀略之略不可示人
五、權術
1、權術“高手”多絕情
2、沒有手段在封建官場寸出難行
3、大謀略不拘于形式
4、官場切忌濫用權術
5、小利當前宜單刀直人
6、大利當前宜迂回繞行
7、外愚內明,君子也
8、官場心術,爾虞吾詐
9、君子以德服人,以誠感人
10、玩弄權術無異于玩火
六、勝敵
1、追求成就,但不要癡迷于官位
2、暴君當道,社會無安寧
3、官場切忌以下屬為敵
4、野心不能視為志向
5、君子選擇以和為貴
6、愚忠是不明智的行為
7、對叛逆者絕不姑息遷就
8、官場不讓小人
9、官場。失道寡助
10、特權濫用,害人害己
七、攘禍
1、貧窮不是禍患,魚肉百姓才是最大的罪惡
2、為官貪婪自取滅亡
3、不以平庸為恥,是封建官場的病態現象
4、名望高非吉兆,不可求取無度
5、權位不能佑人一生。為官者應居安思危
6、仁德之人永無絕望
7、不為子孫積德是最大的禍殃
8、戒除貪之,少求譽望
9、善于給予的人能消除災難
10、效忠昏君,焉能有成
八、祈福
1、做官有很多難處
2、伴君如伴虎,只有熟知虎性,才可保全自己
3、做官之苦。暗中惡受但不要明說
4、在封建官場做官難凸現其價值
5、做官愧對良心,福份就會離之遠去
6、握有權力的人心術不正。做起壞事來是很容易的
7、為善不能存有私心,
8、寬恕他人常常是為官者逢兇化吉的關鍵
9、反省自己的缺失才能找出不足,嚴于律己才能少犯錯誤
10、不計得失,勤于做事,前程無虞,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