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外面賣14,自己做成本4元,這就算暴利了?食品賺的其實都是毛利,主要是以量取勝的,你如果開一家壽司店,怎么賺錢?店鋪租金,水電煤,時間成本,這些成本都得算到壽司的售價里吧,這些成本少說也得上萬了吧,這么一算,食品行業根本不算暴利,東西賣的不好虧本都是常有的。
說一說我們身邊有哪些真正暴利的行業吧(以下沒有先后排名)
首先必須要提的是眼鏡,因為我本人是帶眼鏡的,現在在眼鏡店配一副眼鏡,鏡框300+,鏡片只會比鏡框貴,很多人都說眼鏡框都是稱斤買進的,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是鏡框300,良心一點成本也就50到頂了,再加上鏡片,這絕對暴利。
第二個要提的就是化妝品,女生買化妝品隨隨便便幾個就上千了,那些幾百塊的化妝品,成本也就幾十塊,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國零售價格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僅為人民幣 6.5元。驚訝么?就算研發成本都加進去,每單只成本也不超過人民幣10元。還有一個類似的暴利產品就是包包,這個就不解釋了。
第三個要說的暴利——補習班,教育培訓行業,一節課幾百塊,幾千塊的都有,但是一節課的真正價值有多少,大家心里明白。
第四個,汽車美容。
第五個,保健品藥品,絕對暴利。
第六個,嬰幼兒用品,紙尿褲,奶粉,寶寶穿的小衣服,哪個不是暴利。
第七個,軟件網絡游戲,網絡游戲的毛利率高達50%以上,一款軟件做好了能賣好幾年。
第八個,飲料和白酒。你覺得外面一杯二十塊的奶茶、果汁,成本能有多少?
暴利具體界限和認定通常由有權機構(物價部門、法院等)根據同種商品、同檔次服務在同一地區、同一時間的相對價格水平認定,但普通消費者也不難根據社會常識和生活經驗做出合理判斷(有人認為超過50%、75%,甚至超過100%足以視為暴利)。
綜上,不論干什么都是要賺錢的,這是肯定的,即使做公益那也要有足夠的資金良好的管理才能運營下去,所謂暴利也不過是相對的,相對我所提到的暴利行業,壽司真的一點也不暴利,但是相對你自己花半小時做一份壽司,可能外面賣的就是暴利了。生意就是這樣滴,生活就是這樣滴。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記得點贊和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