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被創業?簡單來說就是把錢投資給創業的人讓對方做點事情,但相比投資一個好項目,你的投資卻讓你吃不香睡不飽,比創業還煩心。創業雖難,“被創業”的投資人難上加難。如今,投資人變成接盤俠的事太多了。畢竟這年頭創業者自己編故事、創業者找的投資人幫著編故事的屢見不鮮,數據造假也很是常見,都是項目預期不佳為求自保去坑下家而已。
有的時候,創業者和投資人有點本事和門路的,自已花錢讓公司上市。不管怎么說國內的股市確實有一種浮躁的風氣,弄個概念進來,股價沖天!過幾年公司股票利益套現,只留下愛國的股民站崗撐著。難道沒有好的投資項目了嗎?肯定還是有的。但作為投資人要擦亮眼睛,把好項目挑出來。投資人把自己的資產投資出去,是為了獲得收益,這個行為可視為購買。
購買的是對公司發展與盈利的預期,既然是購買行為,有的時候投資人不會很理智,就好比有時候我們買一件東西是因為代言人或是廣告刺激了我們的購買欲。在這里鄭重地提醒各位投資人:你是投資項目也好,做股票投資也好,做互聯網金融投資也好,一定要好好思考,這項投資安全嗎?下面幾種情況是特別需要警惕的,請參考:
1.足夠有情懷,背景夠光鮮
背景不夠光鮮就拿不到大額的投資,且這樣高大的背景總是伴隨著理想與情懷,不如優先去考慮你是不是會為情懷買單的人。
2. 創業者高調,宣傳熱度高
沒熱度怎么吸引接盤俠?沒有大佬和投資人背書,投資人怎會埋單?投資要做的是實實在在的事,你做你自己的投資,與任何人無關!
3. 融資金額大,間隔時間短
這種情況就要看是不是崩潰的前兆了。用這一條檢驗上市公司有奇效。高大上的項目其實并不比實實在在的網貸投資更安全可靠。
4. 跳樓價出手,坐等接盤俠
項目最后出售價格,通常和最后一輪融資估值相差無幾,就等逮著最后接盤的了,最后一輪投資人能回本就燒香了,還能對外說成功退出。
5. 數據水份大,啞巴吃黃連
很多數據水份,投資人到后來都心知肚明,但也無法說,因為自己傻,被別人忽悠了這種話怎么說得出口?搞得創業者只能啞巴吃黃連了。
仍有不少創業者把融到足夠多的錢作為目標,認為搞定足夠大腕的投資人,能上市,就是成功。投資人從不會說自己投的眼光有問題,這是他們對外吃飯的本錢,偶爾有說的,也是說,“這個項目我們投錯了,項目是好項目,創始人很牛,我們應該更專注”。要明白,作為投資人,我們投資的目的是為獲得收益,改善家人的生活條件,而不讓別人看笑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