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桂蘭 | 來源:民建中央網站 2011-03-24 09:59:00 |
勞務派遣是起源于西方的一種靈活用工形式,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引進中國以來,在眾多用工領域得到推廣運用。為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還辟出專門章節對勞務派遣單位的設立、勞務派遣過程中合同責任劃分、勞動者權益保護等作了明確規定。
民建無錫市委在調研中了解到,近年來,由于勞務派遣被一些用工單位濫用,致使勞務派遣成了少數用工單位規避法律責任、降低人力資源成本、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保護傘。目前,勞務派遣已經遍布服務業、制造業、建筑業、銀行、電信、飯店賓館、家政、醫療、郵政、零售企業、制造企業、建筑企業,甚至政府機關等領域。很多企業,特別是一些跨國公司,除了中高層以上管理人員以外,幾乎所有員工都是勞務派遣工,他們干著最苦、最重、最危險的工作,得到的卻是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工資,有些甚至更低。一些職工在同一個企業的同一個崗位上已經干了10多年,還仍然是個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用工形式濫用,嚴重侵害了職工的合法權益,為拖欠職工工資等惡意違法行為埋下隱患,嚴重擾亂了社會分配秩序,影響了和諧社會建設。為此,民建無錫市委建議:必須完善勞務派遣法律法規,對勞務派遣加強監管,嚴格規范企業勞務派遣用工形式、用工范圍,切實維護勞動者權益。
第一、要盡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應規定,制訂完善規范勞務派遣行為的專門法律、法規,對勞務派遣機構設立、勞務派遣的范圍和崗位、勞務派遣用工的工資標準等作出更加明確的規定,特別要針對通過勞務派遣形式來規避用人責任、侵害勞動者權益的行為要制訂明確的禁令,通過法律手段來規范勞務派遣行為,維護廣大勞動者的權益。
第二、要加大勞動法執法力度,盡快糾正用人單位濫用勞務派遣行為。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關要加強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的執行情況監督檢查。不定期組織對用人單位超范圍、超期限使用勞務派遣工的行為進行專項檢查,發現違法問題立即加以糾正。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執法機關應當責令用人單位與超期勞務派遣工重新簽訂正式的勞動用工合同,重新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勞動關系和工資標準。
第三、要制訂勞務派遣用工的工資標準。針對勞務派遣用工是輔助性、臨時性和技術性用工的特點,國家應當單獨制訂勞務派遣用工的工資標準,通過提高勞務派遣用工的成本來抑制用工單位對勞務派遣用工的沖動。勞務派遣工資標準應當按照計時工資來計算,工資標準至少要高于同類崗位的日工資、周工資或者月工資標準的三倍以上。任何單位使用勞動派遣工都必須嚴格執行勞務派遣工的工資標準,否則將要受到相關部門的嚴厲處罰。
第四、要加強對勞務派遣機構的監管。除了要提高勞務派遣機構組建的門檻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勞務派遣機構監管,切實保障被派遣勞務人員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勞務派遣機構和用工單位互相勾結侵害勞動者的行為,勞務派遣機構必須是獨立的法人機構,勞務派遣公司不得拖欠社保基金,勞務派遣公司與勞務派遣人員簽訂的勞動合同必須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關審核見證,勞務派遣公司不得向用工單位和勞動者本人收取合同以外的任何費用。勞務派遣公司在沒有繳清派遣勞動者的社會保障基金之前不得關閉等,通過規范勞務派遣機構的行為,為勞動者免陷非法用工陷阱提供有效的保障。
第五、要加大對勞務派遣的政策法律宣傳,讓每一個勞動者,對勞務派遣形式、內容和自身權益保障等都有充分的了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機關向全體勞動者免費發放勞動者應知的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勞動者權益保障法律知識讀本,由用工單位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作為合同的附件,交由勞動者學習、保存,以便勞動者在權益受到侵害時,能夠及時拿起法律武器,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