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句話,最早是蒙元時期大汗發布圣旨時的起首句。
當然,這句話開始并不是這么說的,它經過了明太祖朱元璋的加工。根據《明太祖實錄》記載,洪武元年(1368)正月:
上以元時詔書首語必曰“上天眷命”,其意謂天之眷佑人主,故能若此,未盡謙卑奉順之意,命易為“奉天承運”。
奉天承運的前身,就是元朝的上天眷命。
那么,“上天眷命”是什么意思呢?
這句話明顯是漢語的譯寫。元朝時,“以國語(蒙古語)訓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詔書”。因此,必須探究蒙古語原文,才能洞悉“上天眷命”的含義。
參考照片中延祐四年(1318年)《法源寺圣旨碑》的文字,蒙語原文是——
m?ngke tngri-yin kü?ün-dür. yeke suu ?ali-yin ibegen-dür. qaγan ?arliγ manu.
翻譯為:賴著長生天的氣力,托著大福蔭的護助,俺合罕的圣旨。
由此可見,“上天眷命”=“賴著長生天的氣力,托著大福蔭的護助”。
最后,我們再看一下清代詔書的照片,確定這句話的滿語寫法。圖片出自中研院網站。左側為滿文,“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寫作——
abkai hesei forgon be aliha hūwangdi i hese.
根據滿語和蒙語的文字,“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八個字應該是這么斷句的: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或者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但不管怎么樣,奉天承運與皇帝之間不可斷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