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患者1:糖尿病3年,42歲,吃二甲雙胍和瑞格列奈,打12個單位胰島素,空腹血糖10-12,餐后13-16.疲勞乏力,睡眠質量差,手腳麻木、皮膚瘙癢、糖尿病眼病視力模糊、尿蛋白++,心臟病。
患者2:糖尿病15年,66歲,僅吃二甲雙胍,空腹血糖6.2左右,餐后7-7.5,血壓偏高145,無其他任何癥狀和不適。
差別為何這么大?
答案就在各自的胰島功能和對待糖尿病的態度上。
胰島素是人體分泌的唯一降糖激素。2型糖尿病的根源就在于患者胰島功能下降、自身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組織細胞敏感性差、對胰島素的利用率降低。臨床表明,糖尿病人確診時,胰島功能往往只剩下正常水平的30-50%,如果不加以養護任其發展,還會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
而降糖藥要么是通過刺激胰島細胞多分泌胰島素、要么是通過提高胰島素利用率來實現降糖的,隨著糖友胰島功能的衰退,勢必降糖藥越用越多,效果越來越差。同樣道理,胰島功能尚可的時候,只需要再注射少量的外源性胰島素作補充就夠了,當胰島功能不斷下降,自身分泌的胰島素不斷減少,就要不斷加外源胰島素注射量,血糖也會逐漸失控。
血糖持續不達標,心、眼、腎、足等血管和神經病變不可避免。
患病后,糖友如果能夠積極配合治療,在運動、飲食、營養干預等方面養護好胰島,就能控制好血糖,否則吃再多藥,打再多胰島素,血糖早晚都會失控。
糖友應采取哪些行動來養護好胰島呢?
01 飲食控制。控糖、控油、控鹽,減少總能量的攝入。少吃主食,每餐最好少于100克,而且要粗細搭配,粗糧占三分之一。多吃蔬菜、多吃高蛋白和高纖維食物。每日食鹽少于5克,油25-30克。如果糖友覺得自己管不住嘴,也可選用一些營養豐富、飽腹感強的控糖代餐,幫助自己控制飲食。
進餐少了,胰島就不需要分泌那么多胰島素來消耗血糖了,胰島細胞就可以得到休息、恢復了。
02 適當運動。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不僅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改善體質,而且有助于控制和減輕體重,增強肌肉細胞和脂肪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胰島素的利用率,變相為胰島減輕負擔。每周運動不少于四天,每次不少于30分鐘,每周累計不少于150分鐘。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游泳、乒乓球等都是不錯的運動形式。糖友要根據自身狀況量力而行,持之以恒。
03 營養干預。適當補充一些胰島精準營養,幫助激活、修復處于休眠、損傷狀態的胰島細胞,逐步恢復逆轉胰島功能。隨著胰島功能的恢復,自身分泌的胰島素增多,降糖藥自然可以越用越少。我國科學家已經從海參中酶解、剪切出4組海參肽,可以通過營養干預促進胰島功能恢復。
04 戒煙限酒。吸煙和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會損傷胰島功能,導致或加速胰島功能衰退。在日常生活中,糖友一定要戒煙限酒,最好不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