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媽說
彼此間再親密的人,相處時都要有一定的“界限感”,要不然,大家在一起越過越鬧心……
文 | 孩子王官方
來源:孩子王官方(ID:lovekidswant)
當幸福的兩口之家升級為三口之家后,總是有一些棘手的問題讓夫妻二人很頭疼。夫妻皆有工作,那么小的孩子誰來帶?
花錢請保姆吧,又覺得不放心,萬一虐待我家娃怎么辦?如果能讓老一輩已經退休的公婆來搭把手那是最好不過了!
近日,寧波的一位網友氣憤難平,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了一個帖子,抱怨她的婆婆才幫著帶了幾天娃,竟然索要要1萬5,作為半年的工資。
她覺得婆婆很過分,并不是自己掏不出這一萬多塊,而是就是不想給婆婆這筆錢,認為婆婆不該要錢。
此帖一出,立即吸引了許多網友評論,觀點主要分為2派:
● 支持婆婆派 ●
雖說這婆婆夠奇怪,但是也并非不合理啊,人家也花了心思的,給就給吧...
15000,半年!劃算吶姑娘!麻溜給吧,萬一沒帶好,也有理由說…
你這個女的太精了,自己上班賺錢沒空,把孩子扔給婆婆,錢都不肯給
小孩挺難管的,婆婆有怨氣也可以理解啊,小孩現在都皮,而且總是要這要那的,其實也還好吧,只是特地要,這種比較少見,可以委婉點說...
● 支持媳婦派 ●
我就覺得不該給這個錢!我家小孩也是我爸媽自己帶的,也沒見我爸媽管我要錢啊。但是每次過節,我們也都會給錢的...沒必要特地要,那婆婆就是沒把兒媳婦當自己人!
帶自己親孫女還要錢?
笑哭,無奇不有啊!還有人支持這個婆婆...你們都窮瘋了么?要這個錢有意義?
嗯,只能說,這個婆婆會賺錢的~
錢,到底給還是不給?
有人認為,老人幫忙帶孩子,是老人體恤子女的表現,是好意而非能用金錢衡量。
有人認為,老人帶的是自己的親孫子或外孫,理所應當。
也有人認為,老人帶孩子辛苦,作為子女應當給予老人一些物質上的報酬……
其實,老人幫忙帶孩子,到底給不給錢、給多少,都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可以適當多給些,或是隔三差五給老人買一些禮物;如果經濟條件拮據,可以多多關懷老人、照顧老人,盡好孝道。
給與不給,給多少,完全在于夫妻二人的心意。
別把老人家的幫助,當成“理所應當”
中國并沒有法律規定老一輩有義務幫助子女撫養第三代。所以,老人幫助帶孫子輩,其實是出于對子女和孫子的疼愛,而非“理所應當”。
試問一般情況下,哪位父母會真正要子女的錢呢?即便是他現在開口問子女要錢,將來一定會以其他方式加倍還給子女。
所以,作為子女,應當分清自己與老人的“邊界”,老人是你們的父母,而不是你們孩子的父母,撫養孩子的義務是需要由孩子的父母來承擔,老人最多是幫個忙、搭把手。
子女對老人應心存感激,
體諒比物質更重要
帶過孩子的都知道,帶娃是一件辛苦的體力活,年輕人感到辛苦,年邁的老人一定感到更加辛苦。即便是老人提出物質需求,也并不過分。而作為子女,我們更應當體諒老人的辛苦,感恩老人的幫助。
上文中的那位抱怨的網友,將婆婆對帶娃的埋怨和索取“工資”無限放大,忘記了婆婆帶娃的辛苦勞累,完全將自己與老人擺在了對立面。
如果在婆婆帶孩子期間,夫妻二人每日都對婆婆噓寒問暖、照顧周到,婆婆心里溫暖,又怎會覺得帶孫子是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甚至提出要錢?
其實,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顆感恩的心,情感上的體諒是物質無法比擬的。
--------------- 教子有方 ---------------
跟百萬媽媽一起,讓育兒更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