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愛醬
來源:愛奇旅(ID: i-qilv)
愛情最勵志的樣子,就是拉著彼此的靈魂,一起變得越來越好啊。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芒小芒朗讀音頻
最近,朋友圈、微博頭條
都被某明星疑似出軌的新聞霸屏了
唉……這類消息好像變成了定時炸彈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轟炸”一次
不斷提醒我們:愛情是有保質期的
婚姻能保證的除了財產,好像再無其他
再回憶他們之前的恩愛日常、高調撒糖
真是又諷刺有唏噓,應了最近一句話
真正的愛情,從不會上熱搜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樣的愛情
他們是北大的一對學霸
女的名樊錦詩,家在繁華似錦的上海
男的則來自河北農村,叫彭金章
他倆的愛情
比熱搜上的更恩愛,也更偉大
為了守住中國1700年的珍寶
不惜分離整整23年,相距2000多公里
卻沒有一天想過要分開
01
未名湖畔初相識
博雅塔下情根生
1959年,21歲的樊錦詩
是中國最頂尖的百年學府
北京大學的高級學霸
北大處處是風景,她卻獨愛圖書館
經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而在她身旁,總有一個雷打不動的身影
他就是彭金章,小伙出了名的樸實憨厚
說起他倆的相識,離不開一個“緣”字
樊錦詩從小生活在高知家庭里
爸爸是清華畢業的工程師
受學霸老爹的影響,她從小讀三國、品水滸
聽音樂看電影,沒事再逛個博物館
潛移默化下就學了考古
恰巧,彭金章也學考古
也同樣愛鉆圖書館
就這樣,這個北方男孩
時不時就會和樊錦詩偶遇
也慢慢對好學、清秀的她上了心
但老實的他怎么學不會說情話那一套
哄女生的技巧更是一竅不通
他能想到的,表達好感最好的方式
就是早早到圖書館,在旁邊幫她占好位子
一邊學習,一邊等樊錦詩的出現
但沒想到,他傻氣卻又認真的樣子
默默就贏得了樊錦詩的心
每次她來,就悄悄坐在旁邊
心照不宣,默默無言間
愛情就這樣生根發芽了
有愛情的陪伴,也有“同行”間的探討切磋
他倆就一邊沉浸在戀愛的甜蜜中
一邊反而學得更加起勁
愛情最勵志的樣子,就是拉著彼此的靈魂
一起變得越來越好啊
到了1962年,樊錦詩突然聽到
敦煌研究院要招實習生
因為從小對敦煌有著無限的向往
她沒多加考慮就立馬報了名
果然,她一去到那兒
就被強烈的藝術氣息震撼了
精美的敦煌壁畫和飛天
被稱為“東方維納斯”的雕塑
而震撼她的,不只是洞窟里的壯麗
還有洞窟外的現實生活
宿舍是一間不足20平米的土屋
一天只能吃上兩頓飯
沒有水、電
有一晚她半夜想上廁所,剛出門
就看到兩只綠綠的大眼睛正瞪著她
她被嚇得心亂跳,以為狼來了
趕緊關上房門,選擇憋尿到天亮
可到了第二天出門,卻發現
昨晚的不是狼,而是頭驢
從小生活優越的她哪里吃過這種苦
幾個月下來水土不服、營養不良
整個人一下子就虛弱了不少
好不容易捱到實習結束,回到北京
她就默默“發誓”:再也不回去了
她決定了,明年畢業
要和彭金章一起去武漢大學任教
02
“我可能要違背約定了”
“沒關系,我等你”
世上的有情人,要想共白頭
好像總要渡過些“劫難”的考驗
可上天分給他倆的考驗,卻格外無情
1963年,他倆都畢業了
彭金章按照約定,服從了學校的分配
去了武漢大學當老師
可樊錦詩卻“食言”了
選擇回到當初她“無比嫌棄”的敦煌
因為敦煌研究院給北大寫了信
想要當年的那幾個實習生
其中,就有樊錦詩
聽到這個消息
樊錦詩的父親一下急了
他馬上給學校寫了一封厚厚的信
不愿女兒再去滿是黃沙的地方受苦
要女兒交給學校的領導
可卻被她悄悄地截了下來
說不出原因,但就是
聽到了敦煌千里之外的召喚
我得去保護它
于是,她帶著莫名的責任感
放棄了和愛人共事的機會
答應了研究院的請求
她的感情,也得從原定的朝夕相處
變成2000多公里的異地相思
面對女友作出的決定
彭金章選擇了尊重她的想法
但是,得約好,三年后
她就要去武漢和他會合
學校也答應了:
三年之后,就會派新的人換她離開
分離后,他們開始闖蕩各自的江湖
在敦煌,樊錦詩就全身心保護莫高窟
在武漢,彭金章就一心籌建考古系
填補這所學府在考古方面的空白
雖然平時各自忙著工作
但空下來時,就馬上寫信給對方
寄托無法安放的思念
一年后,終于等到了假期
彭金章趕忙買好車票
奔赴大漠敦煌
去見他心愛的姑娘
但見面那一刻,他驚呆了
不敢相信眼前這個“野姑娘”真的是
昔日那個婀娜婉約的樊錦詩
西北狂風的野,漫天砂礫的土
就像刻在了她身上
雖然很心疼,但是也無可奈何
只能滿懷不舍地回到武漢
等她回來
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在日復一日的思念成災中
三年過去,約定的日子到了
可是,江湖卻在這時亂成
文化大革命的爆發了
學校的承諾無法兌現了
沒有人能來替她,她只能
被留在這茫茫大漠里,不知歸期
很多人開始勸彭金章
再找個新的吧,天涯何處無芳草啊
可這個憨厚的男孩只是笑笑
說:我等她
樊錦詩看在眼里,感動在心里
1967年,探親假來了
雖然兩三年才有一次,但卻有20天
她再也不愿意辜負愛人,就馬上奔赴武漢
在珞珈山下,和他終于成了婚
但還沒來得及感受新婚的甜蜜
又要匆匆趕回敦煌
此后,便是
三年之后又三年
他們從異地戀變成了漫長的分居生活
1968年樊錦詩傳來喜訊,她有孩子了
本來已經定好日子,回武漢生產
卻沒想到孩子早產了
接到電報時,彭金章二話不說
挑起扁擔,就往敦煌趕
坐汽車轉火車再轉汽車
就算折騰了一路,等他到的時候
孩子也已經出生快一個星期了
初為人母的樊錦詩又慌亂又無助
看到丈夫那一刻,就忍不住嚎啕大哭
彭金章滿是心疼,一心一意照顧她
可是孩子還沒滿月,他就不得不趕回武漢
因為在武漢大學里,他也有應盡的責任
彭金章走后,樊錦詩的生活又變得忙碌
要工作,還要帶孩子
每天,她就用被子把孩子圍在床上
然后出門去上班,一下班就急忙往家趕
只要聽到孩子的哭聲,她才放心
因為這說明孩子是安全的
后來,他們有了第二個孩子
為了讓樊錦詩更專心投入到敦煌的事業里
彭金章把孩子拜托給了家鄉的姐姐
從此,一家四口分居三地
但盡管如此,他們還是從未想過放棄
03
千年敦煌,莫高窟下
終于永相守
一家人聚少離多
這種苦痛終于累積到極點
他們決定,無論如何都要團聚
也許是領導不忍心再看他們天各一方
1986年,樊錦詩終于可以離開了
23年前的約定,整整遲到了20年
本該毫不猶豫就起身回到丈夫身邊
但她卻遲疑了,因為莫高窟病了
墻上的壁畫一點點脫落
照這么下去,沒多久就會被徹底毀掉
守了23年,她早已愛上了敦煌
“倘若敦煌毀了,那我便是歷史的罪人”
她想留在這兒,又怕丈夫生氣
就小心翼翼地問他,沒想到
彭金章無奈而寵溺地說
看來我得跟你膩在敦煌了
從此,這對夫妻就一起攜手
守護中國保存了1700年的珍寶
重建防沙屏障,地毯式清理洞窟
塵土堆積了千年,要清理真不容易
干凈衣服進去,分分鐘就變成泥人
化身清潔工的彭金章經常弄得滿臉灰
“鼻子擤出來是黑的,咳個痰也是黑的
口罩一天換幾個都是黑的”
但他卻不覺得苦,還得意地跟人炫耀:
“進了洞窟,用鼻子就能聞出
這個洞是不是曾經存放尸體的”
就這樣,他篩遍了北區的每一寸沙土
把有編號的洞窟從492個增加到735個
還挖出了很多歷史文物
景教十字架、波斯銀幣、回鶻文木活字......
從都市到大漠,本是為她而來
沒想到他卻意外愛上了這里
聽人說,樊錦詩是敦煌的女兒
他就說:那我是敦煌的女婿
1998年,60歲的樊錦詩接過擔子
成為了敦煌研究院的院長
剛好碰上政府想把莫高窟捆綁上市
這對夫妻急壞了,一趟趟往北京跑
終于阻止了這場資本捆綁
2003年
他們做了一部敦煌電影《千年莫高》
讓世界人民不出門也能認識莫高窟
而最令人感動的是
他們為了讓敦煌永遠存在世上
就決定為每一個洞窟,每一幅壁畫
每一尊彩塑建立數字檔案
通過數字技術,讓莫高窟“容顏永駐”
2016年4月,網站“數字敦煌”上線了
30個經典洞窟,4430平方米壁畫……
全世界的人們只要點擊鼠標
就可以進入洞窟游覽
雖然我們無力阻擋民族瑰寶的消逝
而他和她卻使勁力氣
賦予莫高窟新的生命
用影像的方式,送到子孫后代面前
年邁的他倆,在做完這些事后
終于松了一口氣
就在門前種幾棵杏子樹
還收養了很多流浪貓
大家都叫彭“貓司令”
很多節目組開始邀請樊錦詩
但是她都拒絕了,說
“我的故事很簡單
不要寫我,多寫點敦煌!”
可她卻接受了《朗讀者》的邀請
原因很簡單,老伴喜歡看
也許是完成了最后的夙愿
就在節目播出后不久,彭金章離世了
遵其彌留之際的叮囑:一切從簡
所以敦煌研究院未發任何訃告
但在他去世的前一晚
敦煌舉辦了首屆飛天搖滾音樂節
那晚,絢爛的煙火照亮了整個沙漠
這也許就是最好的送別
相戀58年,這對夫妻告訴我們
最得人心的愛情,守得住江山,也等得到良人
是精神上的勢均力敵,是山海皆可平的堅定
是不受誘惑,不負深情的信任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