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蘋果媽
來源:孩子成長慧(ID:chemihui888)
前幾天,在網上看見一組對比照片,標題是“奶奶帶的娃和爸媽帶的娃。”
這一組前后對比照片,看著覺得挺有意思的,娃還是那個娃,但從穿著到整個氣質來看,都判若兩人。
(走之前是英俊瀟灑小潮童;然而回來后,這畫風有點不對啊)
爺爺奶奶以選擇實用的為主,年輕父母講究潮流和好看。給孩子穿衣什么樣的衣服說不上對錯,但細細想來,穿衣還真是一門學問。
太樸素可能會讓孩子自卑沒自信;過分“華麗”又可能會讓孩子的過分注重外表。
其實要把握好這個度,就是下面這三種衣服不要給孩子穿。
01
舊衣服
老一輩的觀念中,衣服只要沒破就能一直穿,否則就是浪費。那時候,家里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不下了,給弟弟妹妹穿,直到誰也穿不下才會扔掉。
曾經認為這樣沒什么不好,直到看了菁菁的故事:
幾個媽媽帶著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菁菁媽來晚了一些,進門的時候五六個小朋友都要跟菁菁打招呼,菁菁的反應卻讓媽媽特別尷尬:
平常活潑的菁菁,在看到其他小朋友時,居然立馬躲到了門后面,任憑媽媽怎么說都不愿意出來。
看到其他小朋友都聚在一塊玩耍,菁菁也是躲在一旁自己玩。菁菁媽就很奇怪,自己的女兒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害羞。
后來回到家,菁菁媽問女兒:“你今天怎么了,為什么不出來和小朋友玩呀?”
沒想到這么一問,菁菁的眼淚掉下來了,“你今天給我穿的是不是媛媛穿過的衣服?他們都笑話我是媛媛的小丫鬟....。”
常言道“人靠衣裝,馬靠鞍”。即使在小小的孩子里面,也會比較。
菁菁媽想著該節儉的要節儉,從小到大,菁菁沒少穿過媛媛的舊衣服,本來以為孩子小不懂,沒想到卻讓孩子這么受傷……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為了省事讓孩子穿舊衣服沒毛病。但他們長大懂事了,家長非要要求孩子穿別人的舊衣服,孩子可能會變得自卑、敏感、不自信,甚至會產生負面的自我評價。
慢慢的,就算孩子再穿上新衣服,也很難體現出自信的美來,“自卑”會從全身散發出來,名牌穿戴再多也無法遮蓋!
02
大一碼的衣服
記得蘋果媽小時候,媽媽們總喜歡故意買大一號的衣服,盡管孩子每年長身體,一件衣服居然還能穿二三年。
這么多年過去了,媽媽們的消費觀變化很多,但是貪大的父母也仍有不少。
前陣子,跟閨蜜上街給孩子買幾件過年的新衣,她的孩子試了一件羽絨服正合身,沒想到閨蜜說:“就要這件吧,拿大一碼的再試試。”
可是本來是到大腿的衣服,大一號下擺都快到膝蓋了,閨蜜卻滿意地說:“這件好,明年應該還能穿。”我在一旁看著,內心卻不贊同她的做法。
只考慮孩子長得快,但是有考慮過孩子嗎?
穿著不合身的衣服,總是很容易給人“松松垮垮”的邋遢印象。
長身體的孩子總是活潑愛動的,我們總是買大號的鞋子、大號的衣服,特別影響孩子活動,也容易讓孩子受傷。
試想,如果孩子穿的衣服袖子太長,就會影響手部的自由活動;褲子太大太長,跑著跑著褲腰就往下掉,走一步再踩到褲腿摔一跤;鞋子過大,會發出踢嗒的聲音……
現在想想,小時候不愛動的孩子,是不是穿的像個包子呢?
過來的媽媽都能體會,一兩歲以后的孩子,長得真沒那么快。孩子最好的時光就那么幾年,何必委屈他們?
03
華麗的衣服
朋友是名幼兒園老師,她跟我說,他們班有個女孩,平時都乖,就是特別愛美,平時穿什么衣服,特別在意,如果穿得不好看,就說不去上學了。
這不,冬天來了,但是小女孩非要穿小裙子上學,還說自己不怕冷、不怕生病,結果得了重感冒,現在還待在醫院里吊水。
為什么孩子這么愛穿小裙子呢?朋友了解到,只因為別的阿姨夸了她一句:“哇~這件裙子穿著真漂亮!穿著像小公主一樣!”
然后女孩就再也不愿意脫下來,雖然這個年齡的孩子不知道“美”是什么,但是她知道,這是夸獎。
倒是不能就此武斷地小女孩的虛榮心有多強,但是至少已經表現出她非常依賴別人對她衣著的評價,而由此獲得滿足感。
家長就跟朋友抱怨,說擔心孩子太愛美,將來只喜歡追求外表,容易成為“繡花枕頭”。
說白了,小孩子的專注力很有限,當孩子把過多的目光專注于穿著上,放在其他事情上的目光就少了。
那么家長應該怎么辦呢?
其實你夸孩子什么,她就往什么方向去努力。
媽媽要試著冷靜下,在合適的時機,例如睡前故事上,給孩子講講衣服的作用,除了美觀之外,還要注意保暖、合適。
另外,不要給孩子買太多的衣服,免得大人為孩子穿哪件和不穿哪件而犯愁。如果孩子對穿戴過于敏感,家長應該與家人、朋友等進行說明,讓他們減少對孩子外表的贊美。
也許有的媽媽認為,給孩子穿衣哪有那么多講究。但是孩子的童年里沒有“小事”,每一個細節,都可能蘊藏著未來重要意義的“大事件”,他們的好氣質或者壞脾氣就來自于這里。
對每個父母,尤其是年幼孩子的父母來說,你現在給孩子挑選的衣服,決定了他的氣質和未來!
-作者-
孩子成長慧(chemihui888),每天與您一同分享孩子成長中的點滴,從細節開始一起關注孩子的成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