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走進全民的生活,紛繁的電腦軟件和APP帶給人們便捷生活的同時,也將人類這個物種,牢牢地捆綁在大大小小的屏幕前。
我的好朋友大鵬,是一家軟件公司的工程師,每天要花十小時以上的時間,暢游在代碼的海洋中。通常像他這樣的職業,和司機、會計、編輯、教師、白領等人群,被稱為“久坐族”。久坐對人體機能的損傷是不言而喻的,除了增加心腦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以外,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腰酸背痛!
果
不其然,前幾天,大鵬表情猙獰,右手撐腰,一瘸一拐地來了。看他走進診室,我招呼他坐下,大鵬連連搖頭,表示只能扶著桌子站一會,坐著腰部會更疼。他帶來的影像診斷顯示,腰椎輕度退行性變,腰椎L4-5輕度膨隆。看著他因為疼痛而滿頭大汗,我也不敢耽誤,前前后后查看了下體態,情況基本明了。
又是一個因為不正確姿勢造成腰痛的受害者!
根據臨床醫學統計,只有4%的人群是屬于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疼痛,而96%的腰痛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那么這其他原因到底會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呢?當我們撥開背闊肌和腰骶腱膜的阻擋,再沖出豎脊肌和腹橫肌的圍堵,終于能夠露出它的真容,這只隱藏在腰背部深處的小妖—腰方肌。
腰方肌的成“妖”之路,其根本原因,還是人類自身的不作就不會死。當一個胚胎孕育成生命的時候,我們的腰方肌還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好孩子,這一點從它的解剖就能看出。腰方肌在骨骼上的附著點特別多:1、髂肋束:鏈接髂骨和肋骨,下圖中藍色部分;2、髂腰束:鏈接髂骨和腰椎橫突,下圖中綠色部分;3、腰肋束:鏈接肋骨和腰椎橫突,下圖中紅色部分。當它單側收縮時可以讓身體側屈和提起骨盆;雙側收縮時可以讓脊柱后伸(挺腰);頂天立地站著時可以固定第十二肋,輔助劇烈呼吸,穩定上半身姿態和骨盆位置。
腰方肌就像一個甘于忍受寂寞的英雄,佇立在腰部的最深層,誓要為人類挺起腰桿撐出一片天地。然而,因為我們不正確的姿勢或長時間的勞損,它的戰友們:腰大肌、豎脊肌、臀中肌,它們或被動延展,或攣縮無力,只能無奈地旁觀腰方肌獨自擔起不該它承受的負荷。于是,在一天又一天的折磨和高壓下,腰方肌終于崩潰了,當最后一道防線決堤的時候,腰部的穩定性急劇破壞,姿勢性腰痛隨之而來。
這真是一個令人唏噓和悲傷的故事……
所以,當我們看見那些有著高低肩,長短腿,夸張翹臀,走路搖擺,急性腰扭傷或急性坐骨神經痛的人們,應該就能判斷出,他們的腰方肌,可能已經成“妖”了。
那么,已經成“妖”的腰方肌還能改邪歸正嗎?
答案是肯定的。肌肉的長期高負荷高壓力狀態造成的慢性勞損,可以使用牽伸治療的方式恢復其機能,肌肉牽伸可以很好地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重塑肌肉纖維的排列。腰方肌作為一塊深層肌肉,其準確的牽伸需要一定的技巧就能完成。
腰方肌的自我牽伸:如果需要牽拉右側的腰方肌,身體右側側臥,前臂支撐身體,保持身體挺直。彎曲左腿,盡量向身體靠近提起,位于下方的右腿不動。右上肢逐漸伸直撐地,右手放在右手肘原來的位置,拉伸5~10秒,右側腰部出現輕微刺痛感或拉伸感時停止動作,放松5~10秒。反復5~10次。
這樣簡單的一個小動作,就能緩解因腰方肌緊張造成的姿勢性腰痛,是不是很方便呢?不過,我的好朋友大鵬,依然時不時受到腰痛的困擾,因為他的工作,依然需要每天花十小時以上的時間,暢游在代碼的海洋中。
因此,任何治療都不如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習慣來得重要。作為一名康復治療師,我建議大家,將以下八句口訣牢記腦中:
正確坐姿護脊柱,站著說話不腰疼;
懷抱重物更省勁,盡量屈膝少彎腰;
床墊太軟傷筋骨,寒冷刺激引疼痛;
久坐久站全不對,牽伸力量皆重要。
做到以上這些,姿勢性腰痛就會逐漸遠離你,希望最終,讓我們這些醫務工作者,再也無“妖”可除!
文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科 吳澄
編輯 | 張沛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