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寫作文,有沒有這種情況:
一寫某個人,就是“一雙大大的眼睛,一頭烏黑發亮的頭發,圓圓的臉蛋。”
這叫生搬硬套,不會觀察人物,更不會抓住人物特點進行描寫。
認真負責的老師看了這樣的作文,會直搖頭。
怎么辦呢?
建議你和孩子先看看下面這段話,出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只見松樹背后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云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
喝道:“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禪杖,輪起來打兩個公人。
這段話,描寫的人物是魯智深。
作者并沒有一上來就寫魯智深長什么樣,穿了什么衣服。
而是先聽到雷鳴似的聲音,接著看到那條鐵禪杖,
最后才說“跳出一個胖大和尚”,
從兩個旁人的眼睛看到的角度,描寫魯智深,說他穿著皂布直筒衣服。
這樣寫,不但顯得很自然,很貼切,也比較生動活潑。
這種方法就叫在“在具體的情境中描寫人物”。
該怎么運用呢?
來看看這段仿寫:
夕陽西下,校門口一群孩子準備回家。
小東豎起的頭發和黑色的夾克,格外顯眼。
“喂!快點去揍他們!”小東又指著我的鼻子,高傲地指使我去和同學們對著干。
那幫同學連忙勸我,不要受他差使。
我聽著小東的叫罵和同學們的勸告,心中不知怎的涌上一股烈火,這家伙平時老差遣我們。
這次我絕不屈服!我昂起頭,挺起胸,從他面前走過。天是那么藍,空氣是那么清新!
小東一愣,看到的只是我與同學們的背影。那年,沒人再敢看不起我了。
那年,我擺脫了懦弱的性格,那次醒悟之后,我不再懦弱。
怎么樣?
是不是覺得小東和我的樣子就在眼前,寫得很有畫面感?
你可以引導孩子舉一反三,嘗試寫出更精彩的作文。
關注余老詩作文時空,學習作文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