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有一位姓林的學員網上找到我們并報名參加學習,林同學說到來學習的原因讓我覺得十分惋惜,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能卻因為不懂為自己發聲而在人群中光芒被掩蓋起來的有夢青年。
從小讀書的時候,因為成績優異被老師競選為班長,因為不敢說不會表達管不住班級的人被孤立,他深刻記得那幾年“水深火熱”的感覺,本來搖搖欲墜的自信心在那幾年被全然摧毀;現在就職于一家汽車維修行工作,前陣子他自行研發了一個非常棒的汽車零件,被公司選中拿去參加比賽,并派了其他同事去講解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在賽中脫穎而出。證明了他的能力不凡,這是該高興的事情,他卻十分痛苦。因為在公司拿產品到去比賽到比賽結束的整個過程中沒有提過——他這個研發人。他是產品的研發者,只有他最清楚整個產品的研發思路和價值!公司卻派了其他同事幫他代勞講了,榮譽也被代勞了。他要的是一份能被公開的“能力的證明”、“一份價值的證明”,因為他的不自信,不敢為自己發聲,錯失這個極為寶貴的機會。所以他下定決心改變,當下一次機會來臨之時,他必須勇敢的抓住!而胡焱喬老師的《全息智慧演說》正是他極為需要的,他需要通過這個課程的突破活出他的一份全然的自信來!
演說,所謂的“自信”有兩層。
一層是狹義上的自信,指自己要相信自己所說的話,也就是要說真話、說心里話,不說謊話大話。假定一個演講者預備演講的題目是“節儉”,如果他自己并不感覺到節儉的必要,他講起來一定是有氣無力的。他必須對于這個題目從內心里發出熱誠來,深切地感覺到節儉的必要。他看到了那些“月光族”、“卡奴”背后的極大風險與隱患,抱著一種牧師宣傳福音的精神去勸說他們,使他們到了老年的時候還能有飯吃,有衣穿,并且還能有屋居,還能使他們的妻兒老小獲得生活的保障。他覺得那班花天酒地的朋友,如果自己不去勸說他們回頭改過那便是自己的一個極大的罪惡,自己將受到上帝的嚴厲的譴責了。這樣,他在演講的時候每句話都有著金石之音,有些一份可以撼動人的確定性,很多人講話過程中、介紹產品項目的時候為什么別人不愿意相信你,就是你的語言缺乏了這種給對方的確定性。
胡焱喬老師也曾跟學員說:“我們在試圖使別人信服之前,必須要先使自己信服。”而如果說謊話大話,首先你自己心里就打鼓,又如何去說服大眾?即便你修煉的厚黑功夫到了火候,騙得了人家一次、二次,以后就再騙不到人了。這就是有些官員為什么在臺上慷慨激昂、振振有詞,而聽眾毫無反應甚至心生厭惡的來由。
自信的第二層意思,是廣義上的相信自己,指的是相信自己的能力,胡焱喬老師的學生遍布全國。胡老師曾向學生征求學習演講的原因,很多受訓的學員的回答言辭雖然各不同,然而意思大致是一樣的,就是:“當我被人家喚到要站起來講話的時候,不知怎的,我便立刻變得忸怩不自然,而且還有一些害怕,以致我不能自由地思想,不能集中注意力;我預備要說的幾句話,也不知怎么地逃了去,竟是想不起來。我需要獲得自信、鎮定和自如思考的能力;我希望能夠把我所想的作有條理的記憶,并且能夠在普通大眾的面前,把我所要說的話,清晰而有力地講出來。”這些答案,簡單地說,就是希望有一種在當眾說話能夠從容自如的本領。
自信不是從天而降的,對于不夠自信的演講者來說,不妨從這樣開始:穿干凈一點,穿雅致一點,穿品位一點,裝出十分勇敢的樣子,十分自信的樣子,十分從容的樣子,用這種外在的氣質暫時緩解膽怯,慢慢的會有所改善。
在演講過程中,學會真實,你會更加舉止從容,彰顯自信力。
人生很短,如果你前半生在自卑、內向、焦慮、不懂如何表達中度過!請后半生一定要陽光、自信、喜悅、綻放、輕松開口、口吐蓮花!
人來到這個世上不是為了壓力、焦慮、痛苦而活的,所以一定不能辜負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