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演講口才:如何擁有自然灑脫、個性化的演講肢體語言?
前幾天收到一條咨詢信息,一位小伙伴問我:老師,演講時,手勢應該怎么打?在網上看了很多關于演講手勢的口訣和動作,但總感覺怪怪的,講了上一句話,就不知道下一句話該做什么手勢了,沒有手勢,也感覺不對。我讓這位伙伴,第一步先把他之前學過的所有手勢動作忘掉,演講的時候,不要再去想講什么話做什么手勢。很多人會陷入一個常見的演講誤區,認為手勢是設計出來的。我想告訴大家,手勢沒有什么口訣,更沒有什么固定動作,一旦你陷入這個誤區,你在臺上所有的一切都被束縛了。想象一下,如果站在臺上,講完上一句話,又需要思考下一句話用什么手勢,會變成什么樣?你所有的關注點都在手勢上,不僅你的思維會被局限,而且所有的呈現都會顯得不自然,很刻意,“演”的痕跡太重。演講的本質是思想力量的傳遞,是骨子里的自信和熱忱賦予內容力量,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手勢。關于演講的肢體語言,永遠不要事先練習。手勢是由你的情感推動的,進入演講的狀態,你的肢體就會出來,無需設計,一切行云流水。讓人感到舒服的肢體語言是自然的、堅定的、灑脫的,自然、真實是演講的最高境界。就像穿衣服,合適得體最重要,否則就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不倫不類。智狼邦不教一板一眼、固定化的肢體手勢,而是通過一次又一次打開肢體的訓練,幫助大家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演講風格,擁有自然的手勢。在舞臺上做的肢體語言得體,能夠為我們的演講表現力加分不少,但如果肢體不得當,不僅達不到 預期效果,還會給聽眾留下負面印象,妨礙演講信息的傳達和演講目的的達成。手勢沒有固定,但是有錯誤的肢體語言。任何一個人都不喜歡一板一眼、程序化的演講,演講者要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就要避免下面這些錯誤的肢體語言。當你站著的時候,肩膀下垂會讓你看起來微不足道、不穩重和不自信。訓練方法之一是靠墻站五點一線:背靠墻,讓身體的頭部、肩、臀、小腿肚、腳后跟等部位貼向墻,每次站五到十分鐘,可早晚練習。訓練五點一線的目的,在于將好的舞臺臺風形象練成一種習慣。每位聽眾的眼睛都是高清攝像頭,演講者背對著聽眾時,聽眾感受不到表情,沒感受到尊重。手掌心對聽眾,仿佛是在對著聽眾說:你別過來啊!你別聽我講啊!你別靠我太近啊!這種姿勢拒人于千里之外。演講時用兩個手指頭做手勢,,呈現出來的是想要挖人眼睛的形象,會給聽眾造成壓迫感,威脅感。當你在舞臺上手插褲腰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是一種狂妄自大或者倚老賣老的感覺,給聽眾會有距離感。很多人演講時會不自覺地做摸腰動作,看起來像二流子,當你在舞臺上摸腰帶時,聽眾會感覺臺上的人像痞子和二愣子一樣。 手勢超前意味著你的手勢和你的演講內容不同步,此時做的手勢不但不能傳情達意,還會讓聽眾誤解,會產生視覺沖突。與手勢超前一樣,手勢滯后也是動作與演講內容不同步的現象,也會造成視覺沖突。人們說到猴子的時候常會用“抓耳撓腮”這樣的成語來形容,當你在舞臺上抓耳朵的時候,你會給聽眾在臺上耍雜技的感覺。仔細想一下,我們在什么情況下會做撓頭發的動作?心中不解、忘詞或在思考時會在臺上撓頭,聽眾會想:他在想啥?最后總結一下,演講要自然,不拘謹、不放縱。演講肢體語言是情感推動,由心而發的,而不是提前設計出來的,想擁有自然灑脫的肢體語言,需要練習打開。演講手勢沒有固定,但是錯誤肢體語言我們要了解是哪些。下次在演講時,給自己錄個視頻,看看你有沒有這些錯誤的肢體語言,及時糾正。 現代人需要的演講課程是實用、接地氣的《高維演說智慧》強化班!凡事提前,什么事情都拖到最后一刻來安排,成本是極高的!---11.13-11.15《高維演說智慧》強化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