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樹起源于中國。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它發乎神農,聞于周公,興起于唐代。茶也是當今世界飲品界消費量僅次于水的飲品,茶葉被西方人稱為“神奇的東方樹葉”。
人類的歷史,儼然是一部茶葉發展史,在茶葉歷史進程中,無數的茶人茶企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有這樣十個人物影響了整個茶葉甚至是普洱茶歷史發展的進程。
說到茶,不得不提到茶圣陸羽。陸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公元758年,所著《茶經》為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圣”。
《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神農氏為掌握草藥的特性,親自實踐,遍嘗百草,一天內竟七十二次中毒,最后偶然得到了荼(茶葉)才得以解毒。
對于茶的發現,作為茶祖的神農氏無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千百年來影響后世茶葉歷史發展的陸羽確當之無愧是茶界的泰斗。
早在1560年,葡萄牙傳教士克魯茲就帶著“竊取”中國瓷器、絲、茶等機密的目的來到中國,名目上是學習、考察天朝大國,實際上是行間諜之事。
克魯茲喬裝混入一個考察商隊,花了4年時間在中國的內陸和貿易口岸調查,回國后寫了一本《中國茶飲錄》,成為歐洲第一本介紹中國茶的專著。
自克魯茲所著的《中國茶飲錄》傳遍歐洲后,歐洲冒險家們前赴后繼,未曾斷絕。也正因為中國出口茶葉貿易帶來的巨額利潤讓歐洲各國產生了覬覦之心,都希望從絲茶貿易中分一杯羹。
從客觀的角度,也促進了茶的向世界擴張和傳播發展。
榮西禪師,字明庵,14歲落發為僧。榮西一生研究佛經和茶葉,曾兩次到中國學習,后將禪傳入日本。
他從中國帶回茶樹種子,鼓勵在日本栽培,并普及飲茶之法,其所著的《吃茶養生記》是日本第一部茶的著作,被譽為日本的“茶祖”。
榮西禪師可謂是日本版的“玄奘大師”,中國茶葉經榮西傳到日本后,很快得到了發展。
其實茶最早并不是傳到英國的,而是葡萄牙與荷蘭,雖然當時英國人也飲茶,但后來的風靡還應該歸功于1661年嫁給英國國王查爾斯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凱瑟琳·布拉甘薩。
這位英國國王的妻子、葡萄牙公主凱瑟琳王后把她高貴的喝茶習慣帶入英國的宮廷生活,使家庭茶會成為了王公貴族階層最時髦的社交禮儀。
到十八世紀以后,喝茶已經從英國上流社會一種時髦的奢侈,慢慢的進入到了大多數英國人的日常家庭生活。
也是因為凱瑟琳公主這位“時髦飲茶IP”的大V影響力,成就了今天英國、乃至整個歐洲喝下午茶的風俗。
1839年,英國進口的中國茶葉高達4000多萬磅,征收的茶葉稅超過300萬磅,占英國國庫全部收入的10%。
在世界茶葉市場上,中國強勢壟斷茶葉的出口,英國的茶葉經濟命脈掌握在中國茶商和清政府手里,這讓英國上下處于一種強烈的不安之中,他們迫切希望打破中國人的壟斷。
武夷山
清朝時,英國為了偷盜中國茶樹和制茶技術,就讓植物間諜羅伯特·福瓊(Robert Fortune)讓跑到武夷山,偷盜茶葉,又跑到安徽松蘿山偷盜茶苗,帶走精通制茶技術的制茶工人。來來回回研究了三年,最終成功將中國茶移植到印度,并成功制作紅茶。
這位茶葉大盜,打破了茶葉被中國長久以來的壟斷,一舉將茶葉拓展到世界各地,這種盜竊他國技術、專利的人雖然為人所不齒,但是客觀上也促進了茶葉的全球發展。
湯姆斯·立頓是立頓品牌的創始人,1890年他在英國推出立頓紅茶。
1892年,立頓開始了全球化運動,先是在美國設廠,接著又在印度開設分店,走進了遠東市場。1992年,立頓進入了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
也是立頓,開創了目前中國茶葉界,被戲稱現代中國7萬茶企不敵1家立頓的局面。
立頓的全球化戰略,推動了全球飲品大發展,也造就了茶成為全球第一大飲料。
池秉德,原名池閱龍,其祖上世代制作烏龍茶,14歲便已到美珍茶莊擔任制茶師,21歲時已成為茶行業內聞名遐邇的制茶大師傅。
清末民初時,北美茶葉市場一度被英國和日本占據著,英國紅茶、日本綠茶一直是北美茶葉市場的大頭。
1898年,池秉德在廣州創辦“德記茶莊”,后遷至香港后改名“龍德記茶莊”,他以香港為跳板把烏龍茶貿易拓展到世界各地,打破了北美市場烏龍茶的空白,被譽為中國近代茶業復興的先行者。
1908年6月,美國茶商托馬斯沙利文希望擴大銷售,就把少量茶葉樣品裝入小絲袋寄送給潛在客戶進行試嘗。
收到這些奇怪的小袋子后,疑惑的客戶無從下手,于是連絲袋一道放在杯子里浸泡,世界上第一批袋泡茶就這樣意外的誕生了。
僅在英國,人們每天喝掉大約1.3億杯袋泡茶。一個小小的無心之舉,發掘出了客戶需要“便捷性”的茶包這一巨大市場。
沙利文的茶包發明,促進了茶葉生產的工業化和標準化,推動了茶葉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邁進!
《茶葉全書》是美國威廉·烏克斯編著,1935年出版,是一部涉及面很廣的世界性的茶葉巨著。
這部世界茶葉全書,是烏克斯從1925年起,用了10年時間編寫的。全書包括了6六大篇25章,包括了歷史方面、技術方面、科學方面、商業方面、社會方面、藝術方面。
全書,其面之廣,類之全,目之細當為茶著首列,被茶界稱為世界茶葉大全著作。
茶葉是中國近代最重要、最大宗的出口商品。然而,中國近代茶業的發展卻十分艱難,外有西方列強經濟文化的沖擊。內則戰爭頻繁,茶葉生產技術落后,內憂外患之下的中國茶業生產貿易逐漸走向衰落。
吳覺農是我國著名的農學家、茶葉專家。他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高等院校的茶業專業和全國性茶葉總公司,又在福建武夷山麓首創了茶葉研究所。
他為發展中國茶葉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茶業復興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