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著越來越多的小伙伴
慢慢入坑
肉太郎就想起自己當時入坑的樣子
看著網絡上的一些大神分享
但是里面又夾雜著一些“圈內術語”
實在令人頭疼
那么今天
肉太郎就給大家盤點下
那些混跡在多肉圈常用的“術語”吧
DUOROU
環境位置
開掛區:在肉肉界中開掛區就是指云南、山東這兩個地方。在這里因為氣候等因素,不怎么管的多肉都長得特別好,仿佛就像是開了掛一樣。
包郵區:眾所周知江浙滬包郵,因為在這一帶,電商很發達快遞費也很便宜,在網上買東西往往都能包郵,因此名為包郵區。但是由于包郵區的氣候問題,很難養出品相很好的多肉,夏天又很熱還經常下雨,所以說多肉容易掛就是包郵區的特點。
逆掛區:簡單來說,除了開掛區以外都是逆掛區,多肉相對來說都容易掛。
露養:把多肉放在露天的環境里養護,比如說自家的花園里、窗戶外面等
散光:是指直射或者直射陽光旁邊的散射光,是養護多肉的一種光照環境。
半陰、半陰養:是一種接受陽光比較少的栽培環境,與”散光“相比,光線更弱一些。
多肉狀態
老樁:生長多年,木質化枝干較為明顯的多肉,通常都極具觀賞價值。
水樁:也稱偽老樁,是在生長期用大肥或大水催生出來的速生苗,有著長長的枝干,形似老樁,但其實是處于徒長狀態,莖干也沒有形成木質化。
群生:群生其實還挺好理解的,就是由一個多肉頭慢慢長出好多個多肉頭頭,越長越多。
爆盆:生長的特別好,密密麻麻的長滿了整個花盆空間。
白霜:一些多肉葉片的表面會有一層白色的粉狀物質,不要擦掉會影響美觀。
綴化:是一種常見的畸形現象,是當植物受到一定的外界刺激后,原本縱向生長的組織不斷的增生、橫向生長,最終成扇形或者雞冠狀。但這種新手嘗試要慎重,比較難養。
出錦:是一種變異現象,形成原因也是由于在養護過程中受到了一些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葉片顏色發生變化,可遇不可求。
藥錦:這其實是一些商家為了將多肉賣出更高的價格,用藥物使多肉葉片變色。雖然顏色好看但是會嚴重影響植物的健康,甚至導致死亡。
氣根:土面以上的莖部長出的根,在成年植株上比較常見。有的是正?,F象,有的則是肉肉不健康的警告。
花劍:是指當多肉要開花授粉結種子時生長出來的器官”,花劍不是一直都存在在多肉植物的身上,而是多肉植物根據自己的需要才會在不同的季節生長出花劍開花授粉結種莢。
徒長:簡單的來說,徒長就是原本矮胖矮胖的多肉突然變得細長細長的,葉片與葉片之間的間距也變得很大,生長速度變快,然而抵抗力變弱了肉肉容易生病。澆水過多、光照過少都會造成徒長。
穿裙子/攤大餅:蓮花形狀的多肉,因為水份攝取過多,日照過少等問題,使葉片下垂,及好像多肉穿了調裙子一樣。
僵苗:多指在播種后,幼苗長時間沒有明顯生長跡象的小苗。
蛻皮:肉錐、生石花一類的多肉植物,新葉子的生長會消耗老葉片,從而使老葉萎縮、干枯。
休眠:通常指多肉植物因高溫或低溫停止生長,生長緩慢,國內大部分多肉的休眠期為夏季。
化水:由于環境悶熱潮濕或病菌造成葉片、根莖的腐爛,透明化。
黑腐:也是由悶熱潮濕的環境或是病菌造成的葉片腐爛、發黑甚至壞死。此時應趕緊砍頭。
具體操作
葉插:是多肉的一種非常常見的繁殖方式,將多肉原本的葉片放置于土壤中,使其生長成為新的植株。
砍頭:把多肉上方枝葉截斷,然后用于枝插?;具m用于所有多肉,但容易破壞多肉的造型品相。
分株:多肉的一種繁殖方式,將植物長出的小分枝與母株相連的地方切斷,然后分別栽植。
服盆:多肉植物在換盆或剛購買回家時,植入盆中后,多肉能夠正常生長,根系發育良好。
緩苗:剛剛購買回來的多肉狀態不是特別好,往往不能接受正常程度的養份,所以前期需減少水份、光照強度,讓植株適應并且慢慢回復狀態。
修根:移盆時或剛購買回來時,需剪掉部分須根或者爛根、壞根,利于多肉生長。
晾根:修根后,需要等待根系傷口愈合后,再上盆,以免造成爛根。同時一些剛買回來或者移盆的多肉植物晾干后可明顯看出不健康的根系,方便剔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