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經常被警告不要吃太多巧克力。但現在楊百翰大學(BYU)的研究人員在可可中分離出一種化合物,可以通過推動增加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來幫助抗擊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發生發展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胰島β細胞功能的減退。
胰島素是一種調節血糖水平的激素。另外β細胞還分泌了一種稱為胰島淀粉樣多肽的激素,其將制糖作用進入血液中。然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β細胞功能減退并且無法有效地進行工作。
β細胞研究人員發現,在可可中發現的稱為表兒茶素單體的化合物能夠增加β細胞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研究人員首先給小鼠喂食高脂肪食物,然后再給它們喂食可可化合物。他們發現表兒茶素單體不僅有助于嚙齒動物更好地應對升高的血糖水平,而且還減輕其肥胖程度。他們得出的結果與化合物對β細胞內的線粒體的作用有關。線粒體是細胞中制造能量的結構,將氧和營養物質轉化為ATP(三磷酸腺苷,一種用于將能量轉移到全身的小分子)。
楊百翰大學營養學和食物科學助理教授Jeffery Tessem表示:“這發生的是保護細胞,其增加了處理氧化應激的能力。表兒茶素單體使β細胞中的線粒體更強,從而產生更多的ATP,從而導致胰島素釋放的更多。”
此前科學家曾經發現,腸道細菌能夠將黑巧克力的關鍵成分可可粉分解成可以抑制有害的炎癥反應的小分子;另外巧克力可可粉中含有的黃酮醇可以大大減緩年老記憶衰退現象,并能夠幫助心臟周邊血管擴張,減少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指出,可可化合物的益處可能不僅僅是通過食用大量的巧克力來實現。Tessem表示:“你可能要吃很多可可,你可能不希望它含有很多糖。可可的復合物實際發揮作用。”
Neilson補充說:“這些研究結果將有助于我們更加有效地在食物中利用這些化合物,以保持正常的血糖控制,甚至預防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