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學專家陳灝珠院士指出:對糖尿病人群威脅最大的因素是心臟和大血管病變,如心血管疾病和周圍動脈阻塞性病變,冠心病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但是,絕大多數糖尿病患者未曾意識到這一點,只是關注與微血管病變密切相關的視網膜病變與腎病的發展。生活中還是能夠察覺到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各種臨床表現,發現它的‘蛛絲馬跡”其實很簡單。
靜息狀態下心動過速可能是常見的一種早期表現,我們就可在早晨覺醒時自測心率,糖尿病患者心臟受累時,在休息狀態下的心率每分鐘會超過90次,這是因為心臟本來受交感和副交感兩種神經支配,交感神經興奮時心率會加快,而副交感神經興奮時心率會減慢。
糖尿病患心臟病時早期常先是副交感神經受損害,導致交感神經相對興奮,所以患者的心率就會變快。糖尿病晚期患者交感和副交感神經同時受到損害,就會出現不易受各種條件反射影響的固定心率。患者可自測從臥位改變到立位時的心率,一般來說60歲以下的正常人心率每分鐘能加快15次以上;60歲以上的正常人能加快10次以上。如果患者沒有這樣的心率變化就足以提示支配心臟的副交感神經和交感神經都受到了損傷。
此外,體位性低血壓也較常見,如果患者從臥位改變為立位時經常出現頭暈、眼前發黑、面色蒼白,甚至暈厥,則要警惕可能發生了體位性低血壓。這是因為患者交感神經的節后神經受損,不能有效調節血管張力所致。當然,這個方法,只是對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時粗略的鑒別,糖尿病患者還是應該及早到醫院請專科醫生做診斷和治療,確保萬無一失。
總之,糖尿病患者應該警惕糖尿病對心臟的危害,只要患者和醫生重視這一點,并采取積極的措施控制好血糖、血壓、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病變還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了解更多的糖尿病康復方法,關注血糖小助手(xuetangxiaozhushou)交流溝通,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