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康乾倡翰風,
千秋筆墨晉齋中。
“翁劉成鐵”呈千彩,
誰與親王筆勢雄。②
永惺書法對聯墨跡
(愛新覺羅·永惺書法《書論》碑刻 部分)
嘉慶曾稱:“朕兄成親王自幼專精書法,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博涉諸家,兼工各體,數十年臨池無間,近日朝臣文字之工書者,罕出其右” 。
楊翰《息柯雜著》謂:“詒晉齋書素未究心,但知其從趙秉旨上朔歐陽率更,雖偶涉諸家,終不離兩家宗旨。集卷隨手雜臨,竟有脫盡町畦,不是本家筆意者。篆、隸亦有法度,但書非一時,臨非一家,不甚經意,而精神所寄,渾足天成,此無意勝于有意者”。
當代儒學大師馬一浮先生有詩評曰: “輕描漫寫有王風,筆勢猶如駿馬雄。論翰朝中誰對坐,悵然只向古人同”。指出了永惺書法承繼晉唐傳統,頗具晉唐法度,在清中期獨樹一幟的藝術特色。由于永惺親王的身份和地位,他的書法在當時有意無意地代表著統治者對書法發展方向和規范的倡導。
永惺小楷書法墨跡
愛新覺羅·永惺傳世墨跡甚多,有多種書集傳世,在清中期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