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歷史名人——清朝狀元汪鳴相】
汪鳴相(1794年-1840年),字佩珩,號朗渠,今江西省九江市彭澤縣黃嶺鄉繁榮村人。
他是清道光13年(1833年)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順天鄉試(省考)同考官、廣西鄉試正考官等職。著有《云帆霜鐸聯吟草》,編有《新安汪氏宗祠通譜》。
相傳汪鳴相顏貌俊秀,有美男子之稱。據說,道光皇帝面試時,很欣賞他風流倜儻、瀟灑不群的風度,改汪的名字“朗渠”為“鳴相”。
世傳汪鳴相天資穎悟,8歲入鄉塾讀書,5天就能讀完《論語》,9歲即能寫千余字的文章,善吟詩作對。
據載,清朝自順治3年(1645年)至光緒30年(1904年)共舉辦了112科考試,江西得中狀元5名,轄9縣1市的九江,人口百余萬(指清朝),時空258年間,僅于道光13年(1833年)出汪鳴相一位狀元,真是鳳毛麟角,十分難得。
道光14年(1834年),他就受命當順天鄉試(省考)的同考官。道光15年(1835年),擢升廣西省鄉試正考官欽差。可謂青云直上。
汪鳴相在廣西主考剛結束就得知父親病逝的消息,便回彭澤老家守孝3年。道光18年(1838年),3年居喪期滿,進京復職,受到道光皇帝特旨召見,對他說了許多勉勵的話。這次皇上召見,使他本有入閣的意向。
不料,10天后他的母親又病逝。這對汪鳴相來說,真是一個晴天霹靂。他剛守過3年的父喪,緊接著又要靜守3年的母喪,六載光陰,對他何等重要。他已年屆43歲,對他仕宦前途影響巨大。本可獲得大用,誰料事與愿違,母親辭世,他不得不告別仕途,停職還鄉守孝。這接連的打擊,對他精神刺激太大。
道光20年(1840年)2月,汪鳴相母喪快要期滿,他臨時受聘主講贛南書院,派用的官船已停泊在彭澤縣城的江邊等候,準備接他次日啟航。誰料就在頭天晚上,他上吊自殺,年僅46歲。其死因成謎。
在彭澤,至今還珍藏有他的臺閣體精妙小楷,珠圓玉潤,流美遒勁,筆暢韻醇。尤其是他的小楷科舉考卷堪稱是精品小楷書法作品,可謂是“狀元翰墨,傳世臻品”,讓人敬佩。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