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松楷法,書寫增速
行書兼有楷書的基本法則和草書流動的筆法,行書運筆雖比草書慢,但比楷書要快,而且具有強烈的節奏感。
在點畫的表現上保持楷書所要達到的或基本遵循的藝術效果,筆畫當重處還得重,當輕處還得輕,不能像硬筆寫出的那樣一般粗細,有彎無折。
2露鋒入紙、中側互用
行書的起筆有用“逆勢切入”的筆,這基本與楷書相同,由于行書行筆較快,故其逆勢往往在空中完成,筆尖不著紙,稱為“意逆”。而行書一般的起筆都是順勢落筆的,行書用逆鋒起筆只是少數。行書的用筆是中鋒與側鋒互用的。
3、筆意縈帶、牽絲往來
行書的點畫之間,都是有一定聯系的。所謂“筆意縈帶”是為了行筆的簡捷,求其收、起之間的方便,便用“牽絲”把他們聯系起來,王羲之《蘭亭序》帖及米芾《方圓庵記》帖中的“是”字是最能見出筆意的縈帶。
4、圓轉代方,點畫簡化
楷書中轉折有兩種:一種是方折;一種是圓折,這是風格上的區別。而行書很少用提按轉折比較繁的方折筆,而是隱含折意的圓轉。
行書常常出現將分開的點畫連起來寫的現象,這就是點畫簡化。輕者由牽絲相連,使點畫成串,重者把數筆寫成一筆。如三點水旁可簡化成兩筆甚至一筆,四點底可用數筆或一筆代替。
行書這類連省簡化的和法,近于草書,但與草書又有區別。草書的省連簡化之法,多有定式,不可隨便更改,而行書則隨心所欲,約束較小,這是行書用筆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