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如今學書法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有多少人是看別人寫字而喜歡上寫字的,由當初的愛慕到后來的放棄或者堅持,愛慕讓觀眾有了初步學習的想法,可是學習卻讓很多人停止了腳步,堅持不下去了,為什么呢?學書法很難。
的確,學習書法很難,難在書寫過程的枯燥,難在筆畫難以成型,難在需要鍥而不舍的堅持,就這樣,很多人的書法夢就只能像南柯一夢一樣成為過去。而堅持下去的也并不都是功成名就,心態好的則把它當做修身養性的東西。
有的人很聰明,他可以付出比別人少的努力,卻寫出更漂亮的書法,我認為這是天賦問題,是我們羨慕的地方,但這么圓滿的事情并不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啊,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叫王羲之,甚至,有些人努力了一輩子,也沒寫好書法。
當然,我們這些沒有天賦異稟的人難道從此就沒有活路嗎?
不,不,不,不能向失敗妥協。
你要知道,當上天為你關閉一扇門的時候,必定會為你開一扇窗,你要做的就是憑借你的努力,你僅有的努力爬進這扇成功的窗子。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
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你可以爬的慢,但你必須要爬。因為這是你自己選擇的路。
曾幾何時,我就是堅信這樣的人生信條把學書法當做日常的一種習慣,每天從早到晚,寫得手累了才肯罷休,這是怎樣的一種經歷呢?誰又能知道。我自認為我沒有天賦,但所以我選擇一直爬行。
我切膚之痛的感覺到學習書法的難,看到漂亮的書法內心會情不自禁的膜拜,欣賞。而我也將在學習書法的道路上一直前行,因為,我想看到書法的花朵綻放的那一刻。
我知道遙不可及,但也是很多人的夢。
如果沒有王羲之的天賦,那就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吧!
不管是書法還是別的事情,我自認為這樣一件事非常重要,天賦固然很重要,但是沒有努力,天賦就顯得有點黯然失色,同比于努力的人,我更喜歡沒有天賦卻很努力的人。
我們知道,書法屬于業內比較冷門的一個科目,不會受到很多關注,喜歡書法的人,也是只有那些內心比較追求儒雅的人,這是自發性的。就是在這樣一種文化背景下,書法的地位變得模棱兩可了,手藝人也不會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支持,這對于書法的傳承無疑是個負能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