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史除了書圣王羲之,還有四位被譽為“楷書四大家”,分別是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頫!
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道人,雖是前朝宋室王孫,靠自己才華和人品,征服元朝皇帝忽必烈,被譽為“神仙中人”,書法史給予他很高的評價:
趙子昂,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
趙孟頫行書
書法,發展到南宋末期,已有頹廢之氣!趙孟頫以一己之力,提出“復古”思想,重提向晉唐學習書法,他師法與鐘繇、王羲之、李北海等人,并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p>
趙孟頫行書
趙孟頫“師古不泥于古人”,在繼承中創新,師古而非古,他綜合晉唐書風,對筆法化繁為簡,獨創出自己的書體,成為“楷書四大家”之一!
草書上,他臨摹王羲之《十七帖》,得右軍之精髓, 沖和典雅,不激不厲,風規自遠,絕無一般草書狂怪怒張之習,透出一種中正平和的氣象。如同他的性格!
趙孟頫行書
趙孟頫書風影響后世700多年,然而也是備受爭議,喜歡他的書風,稱為“神品”,贊為“神來之筆”。
反對者也不少,董其昌說他是“因熟而俗”,而傅山直接批評為“俗書”、“匪書”,當代書法家對此爭議也很大。
趙孟頫行書《千字文》
對趙孟頫爭議,還是邱振中教授說的好:
貶低趙孟頫書法的人,其實光看到他的筆法簡單,沒有看到他的作品,散發常人難以企及的神韻!
趙孟頫非常勤奮,一日能書一萬字,落筆如風雨,他最喜歡臨摹的《千字文》,據說經常用不同的書體臨摹,最有名的是他的行書《千字文》,現存是他晚年之作,人書俱老,爐火純青。
趙孟頫行書《千字文》
他的行書《千字文》彰顯趙體的特點, 行中有楷意,點畫之間有二王遺風,飄逸中見內斂,端美中有變幻起伏,優美瀟灑的字姿、圓潤靈秀的運筆、密中有疏的布局,堪稱神品,一點也不為過!
趙孟頫《千字文》
正如如高啟所云:
子昂筆法精妙,其法雖出入王氏父子間,然肆筆自得,則別有天趣,故其體勢逸發,真如見矯若游龍之入于煙霧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