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書法一定要有個性,在如今的書法圈之中,一旦你的個性書法突破了交流圈子,那么你的書法就建立起了個性。
但也不是每一種個性書法都能玩得起來,首先你的書法需要被大眾所接受,那么你就需要建立在傳統筆法上面進行操作。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900年前的一則行草作品,看看這一個元代的行草作品寫得怎么樣?它的背后有何特色。
年輕人對書法的理解是建立在傳統的筆墨之中,而下面這一篇作品是康里巎巎的《自作秋夜感懷七言古詩》,如今這一個作品被珍藏在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之中。
作品的影響力并不是很大,但專業的書友們十分喜歡康里巎巎筆下的字,因為他的字很有功底。都說好的書法首先就是給人一種內心里的震撼,而細看康里巎巎的字就是如此。
首先康里巎巎的字張力十足,這也是他筆下個性特色的一面,一旦一個人的書法作品張力十足,那么大家就會第一時間記住他的作品。在傳統的筆墨之下,這一種張力十足的作品更是難得,細看康里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勁健清新的筆法。
功夫全隱藏在字的神韻之中,不少專業的筆友們說他的字首先就是神韻,先不說字的結構是模仿的宋人筆法,但這一種純凈而且又十足灑脫筆感就吸引住了大家。
古代能把個性字寫得如此漂亮的人有很多,但康里巎巎的字被人形容是吸收了醉素、張顛的狂放,又有孫過庭《書譜》的俊秀,形成了屬于他的個人風格。另外寫字的神韻一旦達成,怎么看結字的方式與筆墨的感覺都是十分有欣賞的美感。
為也是這什么我們現代人看古人的書法會感覺如此有張力的原因,不是因為人家寫得比我們早,而是他們對于傳統行筆的運勢與線條的掌握非常到位。
毛筆字是古人的看家本事,如果放在那個年代,可能康里巎巎的字不算是最優秀的,但當我們看到他筆下的這一些字形字體時,就知道他是一個優秀的書法大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