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10日兩天,暢銷書作家、北大清華最受歡迎的講師李玲瑤博士受邀來寧,為江蘇學知韻商學院的商界領袖蛻變與突破班的學員上了”智慧人生課“。其中關于親子教育的部分,她金句頻出,讓在場的父母們受益匪淺。
我有幸完整地聽了李教書這兩天的課程,下面就精選一些李教授在親子教育方面的觀點和金句給大家共享。
——主編桑志慧
李玲瑤博士
美籍華人,經濟學博士(國際金融專業)?,F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及數家公司的董事長。大學期間,曾任臺灣大學(臺大)學生會主席,臺大畢業后留學美國,在馬里蘭大學研究所攻讀計算機專業。
李教授的暢銷書
↓ ↓ ↓
◇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孩子教育的失敗。孩子的成長教育只有一次機會,錯過了就不再回來。
◇不管你的事業多么如日中天,也不要放棄對孩子的關注和教育。否則當你年老時,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凄涼!
◇教育錯了的孩子比沒有受教育的孩子離智慧更遠。
◇孩子的未來深藏在父母的愛和正確的理念里面。
◇如果我們把孩子的教育比作一條河流,學校和社會教育不當,只是污染了河水。但如果在一個家庭里,父母三觀不正,則是污染了源頭。一旦水源被污染了,禍害將無窮。
◇父母的三觀,不僅藏著孩子的教養,更藏著孩子20年后的未來。
◇當前中國教育的誤區(錯誤觀念)
1.要正確理解“男孩窮著養,女孩富著養”的含義
2.“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種錯誤說法(不是教育理念)
3.孩子教育是妻子的事情(錯誤的) “子不教,父之過”
4.無法常陪伴孩子,補償心理,物質過度滿足
5.錯誤認為: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
6.中國家長:過度重視教育,忽視親子關系。
7.對孩子總包辦,總滿足;高期待,高要求。
◇ “窮養兒,富養女”的真正含義是:
窮養兒子,是對男孩一生的投資,重在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品格和責任感,讓他變得能吃苦、獨立、勇敢不怕挫折,做一個頂天立地、有志氣的人。
吃苦非摧殘,而是吃苦之后的反思,獲得正能量,對生活充滿熱情,證明了自己,才有真正的意義。(男人要有志氣,有責任感)
富養女兒,富是豐富的富,是一種文化修養的投資。培養女孩有開闊視野、有豐富的內涵,見多識廣善于思考,獨立有主見、知道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東西。并善解人意,有好的性格,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女人要有氣質, 有教養)
◇人生是場馬拉松賽跑(42公里),這種長距離的比賽拼的是耐力和毅力,不是速度。人生也是一樣,現代人可以活70,80,90,這么長的歲月,不是看你是否贏在了起跑處,而是看你是否擁有持續的競爭優勢。
◇為何不能過早學知識?(啟蒙期)
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腦就像是一個大膽的剪裁師,只有被經常刺激的神經元和突觸存活下來,而不經常被刺激的神經元細胞所連接的突觸就會被修剪掉。太早集中學習,死記硬背的方式,會讓孩子的認知過早符號化,會制約孩子想象力、創新力的發展,使其可塑性大大降低,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將來也容易厭學。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
童年的任務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內積累。一個人內在力量強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來才有可能處理好自己和社會的關系,在人生事務中獲得主動權——這才是培養競爭力的正常順序和邏輯。
◇ 早期教育重點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心靈的滋養,智慧的啟迪。它是慢工細活,它是潛移默化,孩子在愉快、和諧、充滿安全感的家里,
自然在耳濡目染中就接受到最好的啟蒙教育。
◇一句肯定的話,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會是媽媽的50倍。 (權威的代表)
◇如果說父親是燈,母親就是火。燈照亮方向,火帶來溫暖。
◇父親給規則,母親給愛。這樣成長的孩子人格最健全。
◇家庭,由父親母親共同建設。父親的格局,母親的情緒,決定家庭的風水。
父親有了大格局,妻子才會有遇事不亂的定力,孩子才會有勇往直前的動力。而這一切,就是一個家庭為未來的興旺所積蓄的能量。
◇孩子與母親的關系和諧,孩子未來婚姻容易幸福。
◇孩子與父親的關系和諧,孩子未來事業容易有成就。
◇優秀的父母不為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而是教育他未來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想要的東西.
◇急功近利、望子成龍的家長不希望孩子犯錯,不想等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更不放心讓孩子自己改正。
◇他們會通過懲罰孩子讓孩子感到害怕來避免孩子犯錯。他們認為這樣能讓孩子吸取教訓少犯錯誤,但事實上,這種教育使孩子表面順從,內心壓抑;表面行為規矩,內心卻混亂。
◇通過犯錯,孩子可以更加客觀地認識自我,更加準確地控制行為,使心智趨于成熟,不會因為非理性地追求完美而走向極端。
◇ 很多小時候不犯錯的孩子長大后特別叛逆,而且容易犯一些兒時才犯的低級錯誤,同時一旦犯錯就不知道如何糾錯,導致滿盤皆輸的結果。
6.許多家長:過度重視教育,忽視親子關系。
孩子越是不聽,家長就越要管教,最后造成對立、仇恨,導致教育徹底失敗。家長總把話題局限在孩子的學習和成績上,忽略關注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造成孩子反感。
◇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來衡量,而是以孩子的真實感受和能接受多少來衡量。
◇科學研究表明,對孩子大腦發育最適合的地方就是溫馨的家庭,最佳營養是安全感,以身作則的引導和愛的滋養。(愛是陪伴,教育正確三觀)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正確方式與內涵
態度比道理重要 (先贏得孩子的心)
生活比學習重要 (表達關心)
鼓勵比批評重要 (肯定以提升自信心)
方法比要求重要 (具體步驟)
感覺比結果重要 (容易接納)
◇最好的教育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能夠和那些最美好的東西相遇,找到自己,最后成為最好的自己。
◇最成功的家長就是協助孩子發現自己的優勢,
使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人生是一場自我發現之旅,越早找到自我的人離成功越近。
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最大權利就是探索屬于自己的人生。
◇作為家長從來就應是孩子生命中的啦啦隊長、知心朋友、精神供氧者和人生導師。
◇成熟的父母有哪些標準?
(1)尊重孩子,讓孩子自主選擇。懂得尊重孩子的個性、意見、心靈、興趣、隱私和選擇權
(2)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相處。
(3)把塑造孩子的品格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
(4)培養孩子好習慣(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
(5)成熟的父母是自己情緒的主人,并有自省能力,能夠正確處理好夫妻關系,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
(6)成熟的父母同時是懂得寬容和懲罰的藝術的優秀父母, 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未來人生的寬度。
希望參加好家長課堂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