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19歲那年,媽媽李煥英不幸去世了。
曾經在一個節目中,一直帶給觀眾歡樂的賈玲哭著說:
母親去世后,即便我上了春晚,我能嫁得很好,我再怎么怎么樣,我都始終很難開心起來。
很早就失去母親的賈玲,確實讓人心疼。
但所幸的是,她還有一個姐姐。
沒有母親的日子里,是姐姐賈丹拼盡全力,為她撐起了一片天。
賈丹比賈玲大5歲。
小的時候,家里很窮。
母親李煥英和父親,都是湖北襄陽化工廠中的普通工人。
賈玲作為家里最小的。
從小就集全家寵愛于一身。
而作為賈玲的姐姐,賈丹自小就護妹妹周全。
可能是被父母的豁達影響。
雖然家里條件不好,但姐妹倆很早就比較有表演天分。
不管是唱歌還是跳舞,學習能力非常強。
賈玲10歲時,《曲苑雜壇》是全中國收視率最高的喜劇類綜藝節目,幾乎承擔了很多人一年的“歡樂”。
她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看《曲苑雜壇》。
而且不止是看,沒事的時候,還模仿電視里的各種鳥叫,薩克斯、小號等各種樂器。
有一天早上,媽媽被女兒房間里的一聲聲鳥鳴吵醒,心想著:
死丫頭什么時候又逮鳥了?
結果推開房門一看,原來是賈玲正對著窗口學鳥叫呢。
賈丹見妹妹“模仿啥像啥”,覺得她很有表演天賦。
為了賈玲的前途,帶她去見了一位表演老師。
聰明、伶俐的賈玲,很惹老師喜歡。
她也因此走上了表演的道路。
并且在19歲那一年,成功地被中央戲劇學院的戲劇表演和喜劇表演同時錄取。
可對那時的賈玲來說,難的不是考上大學。
最難的是沒有錢上學。
其實賈玲考上中戲時,賈丹已經是當地的一名電視主持人了。
可她自小也是個要強的人。
上進的她,那一年考入了傳媒學校。
一家兩個女兒同時考入大學,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
只是父母都是普通人,昂貴的學費讓他們十分為難。
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懂事的賈丹,放棄了自己上大學的機會。
然后和父母一起,為妹妹湊齊了學費。
好不容易把妹妹送進大學,不幸的事又發生了。
媽媽李煥英不幸去世。
那一年,賈玲只有19歲,還在中戲上大一。
父親身體不好,在化工廠工資也低。
一家人的生活,基本上都落在了24歲的賈丹身上。
面對家里的困境,賈玲也想過要放棄。
每一次都讓賈丹勸回去了,她安慰妹妹:
就是天塌了,也有姐姐頂著。
你只管安心上學就行了。
就這樣,在姐姐的支持下,賈玲在中戲完成了學業。
畢業的那一年,一向對她好的賈丹,到處求人給她找了一份工作。
但賈玲不愿意,為了自己的夢想留在了北京。
遺憾的是她一沒關系,二沒背景。
很長的一段時間,她都入不敷出。
最慘的時候連房租都交不起。
為了躲房東,她連著好幾個月,只敢在晚上出門。
賈丹心疼她,知道在北京生活很難。
每個月省吃儉用,把剩下的錢都寄給賈玲。
其實從賈玲上大學,開銷就一直是她供著。
而且一供就是9年。
可要知道那一年,賈丹已經快30歲了
人到中年,不僅要照顧自己的家庭,還要想辦法支援妹妹。
這樣的生活,并不好過。
眾所周知,賈玲的逐夢之旅非常坎坷。
畢業之后在北京,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機會。
為了能增加“笑點”,她甚至選擇了“增肥”。
幾年的時間,整整增了40斤。
姐姐賈丹知道后,傷心了好長一段時間。
只是即便賈玲如此“折騰”,卻依舊是“默默無名”。
本來姐姐和她說好3年,如果畢業3年,事業還沒有起色,就乖乖回家。
可3年又3年,賈玲還在北京漂著。
眼看著妹妹年齡越來越大,賈丹是急在心里。
情急之下的她,甚至還找到賈玲老師馮鞏幫忙勸妹妹。
所幸的是2010年,因為《大話捧哏》,賈玲終于走上了春晚舞臺。
表演前,他給父親發消息說:
老賈,等著春晚看你女兒吧。
除夕之夜,看著舞臺上的賈玲,父親賈文田老淚縱橫,不停地念叨著一句:
這孩子,太苦了,總算熬出頭了……
而那一夜,同樣守在熒幕前的賈丹也哭了。
賈玲在臺上雖然只有幾分鐘,可她卻為此擔心了十幾年。
那一夜之后,她心里的石頭才算稍微放下了。
不過雖然說上春晚的賈玲,慢慢有名氣了。
但觀眾對喜劇演員的要求,一直都很高。
再加上為了表演,賈玲有時要“扮丑”、“搞怪”。
不理解她的人,會在網上各種“非議”她。
彼時的賈玲,遠沒有如今的心性。
面對各種“質疑”、“污蔑”,經常會難過得說不出話。
每當這時,遠在家鄉的姐姐,幾乎是她唯一可以傾訴的人。
也是在姐姐的陪伴下,她才一步步地挺了過來,有了如今的成就。
曾經在節目中,成功后的賈玲,說自己其實對金錢要求特別低。
自己有一條裙子穿了兩三年。
因為覺得好看,所以就一直穿著。
但她卻用掙的錢,先給父親買了一套房子、一輛車。
父親吃了一輩子苦,她想讓他享享福。
而姐姐賈丹,她給她在老家買了兩套房、一輛車。
當初也有人好奇,為什么她會在成功后,先給姐姐買房、買車。她回答道:
你有沒有想過,當年誰在幫我付學費和生活費。
是我姐啊。
雖然她說的是“姐姐”。
可或許在她心里,母親去世后,就把姐姐賈丹當成了“母親”。
因為這一路走來,一直是姐姐全力護她周全。
全文完
是結束也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