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風是學校的風格、特色及其傳統的綜合體現,也就是說校風是學校成員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穩定的行為傾向。它是一所學校區別于其他學校的獨特之風。它代表了該學校的特色。校風包括領導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和學生的學風三個方面。
校風是學校工作的靈魂。它一經形成就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并對學校的管理工作起著明顯的作用。它直接影響制約著學風、教風及領導作風的形成與發展。努力抓好校風建設,才能確立良好的學風、教風乃至領導作風。
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教育改革最基礎的問題在于加強校風建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重視學校領導班子建設。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教書不教人不行,管教不管導不行,思想教育不抓更不行。而實現思想教育的首要條件則在于領導班子自身是否具有凝聚力。只有領導班子能夠團結自律、博采眾議,只有在領導決策中充分吸收群眾的智慧,體現群眾的意愿,群眾對領導才能言聽計從,才能與領導同舟共濟、榮辱與共。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能否做到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教職員工隊伍素質、工作作風如何,都會對校風建設產生一定影響。青少年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和很強的可塑性。他們信任自己的老師,并把他們當作自己學習和生活的指導者;他們常常模仿教師的言行舉動,認為教師的言行是千真萬確的。因此,教風建設要在全社會尊師重教的大氣候下激勵全體教職工熱愛自己的單位、熱愛自己的教育對象,這就要求不斷加強學校的基礎建設,關心教師生活,改善辦學條件,使全體教職工能看到現在想過去,從而加深他們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的情感,用實際行動去影響自己的學生。
注重對學生培養的教育。在學風建設中,學校領導和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種途徑,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將思想教育滲透在整個教育過程中,從而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風。首先,學校要重視新生的素質提高工作,通過開學典禮、軍訓等教育活動,盡快提高新生素質;其次,學校要嚴格校規校紀,重視學生生活環境建設。再次,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樹立宏偉遠大的理想目標。張志宏